塑造本质型安全人体会曾经看到这样一篇记实文章:有一个意大利小伙,他叫詹尼,今年27岁,车技很好,人也热情。在从法国出发的一次旅行中,行驶跨越了八个国家,全程6000多公里的高速路上没有看到一起车祸事故。原来欧盟各国对汽车安全驾驶是有严格规定的,乘人的中巴及大货车司机驾车每行驶两小时必须下车休息20分钟,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司机疲劳驾驶,极大地降低了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事故率。詹尼严格地执行着两小时后休息的规定,坐车人也可以顺便放松放松。看着司机这样自觉地执行驾驶制度,我不禁暗暗赞叹:这才是本质安全型的司机。但是,有件事使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一天,当汽车走到德国边境的时候,詹尼驾车休息的时间到了,大家也一同下了车。这时,一辆警车开了过来,一男一女两位警察来到詹尼车前检查行车记录,经过检查,警察指出汽车在停车前的时间内曾经达到140公里的时速,超过120公里的限速规定,罚款360欧元。警察出示了罚款的价格表,尴尬的詹尼用手挠了挠头说,对不起,我忘记了在德国境内不许超车。警察笑了笑,很幽默地说:“没关系,如果您有钱的话。”看来处罚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这次处罚之后,詹尼的车始终锁定在了100公里的速度上,直到进入意大利的境内他才放开车速限制,我们问:这里不怕超速吗。詹尼说:这是意大利了,好说。由此,从詹尼的一路言行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假设:现实中的人是不安全的人。需要通过不断塑造才能转变为相对的安全人,塑造企业本质安全型员工是同样的道理。企业的本质型安全人怎么塑造。要靠培育企业安全文化的过程来塑造。这里有些问题应该搞清楚:“本质型安全人”不是一个静态的目标,而是一个不断趋近的动态目标,现实中没有绝对的安全人。没有制度的约束,詹尼就不会自爱地两小时后休息,这种塑造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随着企业生产发展不断深化的长期过程。以詹尼为例,如果没有警方及时严肃的处罚,在车速问题上他就会继续违章行驶,从而造成隐患。培育第1页共3页企业安全文化,不是单纯的理论宣传,而是应从理念、制度、技术手段、物质投入、现场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立体性的培育,否则,这种文化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的安全生产力。试想,如果没有先进的汽车行驶自动记录系统,警方就不能及时发现詹尼的车速超限问题。培育企业安全文化是手段,“塑造本质型安全人”是目的。手段要为目的服务,一切培育工作都要为实现这个目的服务,这实际上也就是以人为本思想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运用与体现。那么,应该怎样实践“塑造本质型安全人”呢。起码应把握好以下六点:第一,从理论上要搞清为什么要“塑造本质型安全人”。什么是“本质型安全人”。本质安全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安全需求和可接受程度的反映。对本质安全人更多的理解,需要进行基本理论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员工达到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目的。这对于我们大多数管理者和员工来说,是需要补充的课程第二,要进行制度上的整合。从上到下,各部门各单位都应以有利于“塑造本质型安全人”为出发点,重新审理、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悖离这个目标的要废弃。制度整合的目的是解决管理中的方法与标准。我们不断进行的基础管理,就是从制度上使我们的各项制度能够适应XX县区的发展。我们的标准化建设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就是不同的阶段所包含的内容和标准在不断的提升,就要制定新的与之相符的标准化建设要求。第三,要统一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标识。标识制作要做到规范统一,使人看了就明白。标识建设的意义在于创造一个便于人安全生产的环境。董事长在《用新文化打造新中能》中讲到:美化环境,使大家快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员工老师”,只有让员工对企业有家的感觉,大家才能爱矿如家。这个环境,不仅仅是指地面环境,也指井下环境,我们在井下曾统计制作各类牌版28000多块,但这些安全标识还没有做到规范统一,国家规定的安全标识,我们井下还体现的很少。第四,技术上要加强投入。增加技术资本的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硬件投入,提高安全生产硬件水平,从技术上增加第2页共3页对各类事故的安全防范措施。重复发生的事故,如果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