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西峡县五里桥初中封冲九年级复习课孟子,名,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辩论家。他是继孔子之后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并有“”之称。他主张,。《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是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四书”指的是:轲仁政亚圣孔孟儒民贵君轻儒《孟子》、《论语》、《大学》和《中庸》。1.背诵课文,掌握重点词、句的翻译。2.深入领会作者的论证过程。3.深层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及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复习目标:设疑自探:请同学们自背课文,结合“复习目标”及复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提出复习的重点问题或复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学贵有疑1、请同学们结合复习提纲自主复习,独立思考,找出相关信息。2、实在有困惑之处,可在书上做好标注,留待合探时在小组内交流。合探要求:1、小组讨论,交流自探成果。2、组长带领,人人参与,有序进行,重点解决自探中的疑难问题,达成共识。3、小组长作好记录,以备展示和点评。展示要求:1.书面展示:字迹规范、整洁,书写迅速。2.口头展示:声音洪亮,吐字清晰。3.非展示同学要结合展示,迅速记录,认真的纠错和补充并做好点评准备。题号展示组评价组1字词11句子3253742题号展示组评价组1字词121句子34256378421评价要求:1.声音洪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2.点评展示成果的优缺点。3.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最好有方法的归纳。1、通假字:曾衡拂2、古今异义:是:古:这样,今:判断词举:古义:被举用;今:举起;征:古:征验;今:出征;喻:古:了解;今:比喻。3、词类活用: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动心忍性②名词用作动词:人恒过,然后能改4、其它: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行拂乱其所为而后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字词翻译注意点:1.以课下注释为准,2.平时要识记准确。句子翻译注意点:1.抓重点字词的翻译。2.抓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3.抓句意完整,句子通顺流畅。题号展示组评价组1字词121句子34256378421评价要求:1.声音洪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2.点评展示成果的优缺点。3.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最好有方法的归纳。②论证思路:本文采用“分—总”的论证结构。先用六位名人的事例论证人才是在苦难中造就的(举例论证);然后从正面论述磨难对于人才的意义(道理论证);接着由人才的造就扩展到治国,并从反面论述没有忧患的危害(正反对比论证);最后得出作者的观点。①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题号展示组评价组1字词121句子34256378421评价要求:1.声音洪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2.点评展示成果的优缺点。3.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最好有方法的归纳。《课标》文言文考查的主要能力有:1.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2.文言句子的理解能力;3.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4.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作出判断的综合能力等。在2005—2012这几年河南中考中,2006年曾考查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内外对比阅读,分值为10分。涉及考点有:①字词解释:2个(2分)②句子翻译:1个(2分)③内容理解:1问(2分)④开放性试题:文段对比,2问(4分)近几年没太大的变化!复习文言文的方法词句翻译是基础,夯实积累不放过。文章内容与情感,深入品味莫错过。思想内涵辩证看,古为今用细琢磨。课内课外多比照,莘莘学子收益多。随着复习的深入,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疑惑,或又有了什么新的发现,请大胆的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质疑再探—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出人才”。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运用拓展:请同学们依据本节复习内容,从词句翻译、理解默写、思想内容、人物启示、知识积累等方面编拟一道习题。—学习在于运用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11分)【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