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的起点与历史课程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赵亚夫2013.10.25西安一、为什么要讲历史教育的起点问题追问历史教学的起点有没有起点的问题究竟从哪里看起点谁来确认历史教育的起点怎样看我们的研究实际还是不实际在教学中我们究竟遇到了怎样都问题例1:原始社会学生1:“为认为现在都石头不是古时候的石头。”学生2:“为认为是没有掌握山顶洞人的取火方法。”让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课后接着实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2:和同为一家“报告大王,有土蕃大使者来求见。“宣它们进来!”“升国旗,奏国歌!”“大王你好,我们大王要与你大公主结婚。”回归常识历史教材教法的常识——教科书历史教学法的常识——教师、学生、教材历史教育学的常识——教育性历史学的常识——学科性何谓专业性现今历史研究的起点从内容主义到能力主义从能力主义到人文主义要知识,更要文化要能力,更要行动讲价值,更讲意义纵向看:历史教育的学习与研究起点从历史课程发展历程看历史教育的起点粗略地可以分为三期,约110年的历史。清末: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中华民国:1922年“壬戌学制”;1928—1948年,教育部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至今,颁布的各学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19世纪60年代,学校“课程”有了近代因素;1902年的“壬寅学制”,政府颁布第一个近代学制,但未实行。1903年的“癸卯学制”,实行第一个近代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1922年的“壬戌学制”,实行“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1922年“壬戌学制”;1923—1948年,教育部颁布的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初中:1923年;1929年;1932年;1936年;1940年;1941年;1948年。高中:1923年;1929年;1929年;1932年;1936年;1940年;1948年。核心概念:变迁;环境;文化;民族精神;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课程沿革初中:1956年;1957年;1963年;1978年1980年;1986年;1988年;1990年;1991年;1992年;2000年;2001年。高中:1956年;1963年;1980年;1986年;1988年;1990年;1991年;1992年;2000年;2003年。核心概念:知识;顺序;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能力60年来的经验与教训1949年—1955年,全面学习苏联;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小学历史课程暂行标准》,确定历史唯物史观。1951年6月,初中三年级,高中二、三年级,开设“中国革命常识”、“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共同纲领”等。195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讨论教育工作,随后决定语文和历史两个教学问题委员会,语文/胡乔木;历史/陈伯达。历史课成为与意识形态相关度最高度课程。60年来历史教学、研究的起点关于历史教学法关于历史教育学(体系:历史教育哲学;历史课程论;历史教学论;历史教材论;历史教学法;历史学习论;历史教学、教育评价论;比较历史教育论;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等)我们的教学出了怎样的问题我们有怎样的历史教育横向看:历史教育的学习与研究起点深化历史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国家意志与历史真实个体发展与历史意义教学内容与历史解释教学活动与历史叙述例3:关于三维目标问题元认知知识策略性知识概念性知识事实性知识复杂动作简单动作个体动作创造评价分析应用理解回忆有意沟通熟稔技巧体能支持知觉能力基础动作反射动作性格内化组织技艺价值评价即时反应主动接受214635例4:关于学习环境教育发展生态图1999知识技能解题能力认真勤奋刻苦踏实谨慎……实践能力创造性好奇心兴趣爱好自尊自信人生观价值观……学习:一种生命状态学习是人类所必需,无论我们怎样给学习定义,它总与活着的人行影相伴,如同大脑始终在活动一样。学习是的人类独特的文化:模仿;创新。学习是非常复杂和具有多面性的,它发生于生命有机体中的如何有导向持久性能力改变的过程,而且这些过程的发生并不是单纯由于生理性成熟或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