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大纲•深静脉血栓(DVT)的概述•几个相关概念•关于肺栓塞(PE)•DVT的形成机制•DVT的症状及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的概述•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最为常见,其中左下肢发病率高于右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概述症状隐匿,漏诊、误诊率高,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非预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沉寂的杀手”。深静脉血栓(DVT)的概述•据统计约80%的深静脉血栓是“沉默”的、无临床表现的;70%以上的肺栓塞是在死亡后发现的。•在美国血栓性疾病是排在第三位的常见血管疾病,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在西方国家,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年发病率分别约为1‰和0.5‰。•在中国,静脉血栓栓塞症同样也是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其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几个相关概念•DVT(深静脉血栓形成):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所致的一种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PTE(肺血栓栓塞症):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肺循环功能障碍性疾病。•VTE(静脉血栓栓塞症):VTE=DVT+PTE,DVT和PTE是同一种疾病(VTE)的不同发展阶段。•PE(肺栓塞)或称肺动脉栓塞是血栓性或者其它性质的栓子(如气体、羊水、脂肪),顺血流堵塞肺动脉的临床综合征。“经济舱综合症”•深度静脉血栓症又名“经济舱综合症”是指乘坐飞机经济舱的乘客长时间坐在狭小的座位上不动,导致双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血液淤滞,从而使下肢静脉血液发生凝固形成血栓。在下飞机活动后,血栓脱落,随血流经右心室到达肺动脉并在此形成栓塞,引起肺梗塞,使肺脏血氧交换困难。引起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因此,久坐的旅客要多起身活动,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是一个疾病的两个不同阶段。在我国长期以来,绝大多数PE被误诊、漏诊,是"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临床医师高度重视,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对这一高发病率、高漏诊率、高死亡率"三高"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治疗。成为血栓科、呼吸内科、心内科、血液科、周围血管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等临床医师研究的热门课题。关于肺栓塞(PE)•PE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仅有20%的患者出现典型的肺梗死三联征: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症状的严重程度差别很大,可以从无症状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或发生猝死。•PE的栓子90%~95%来源于下肢DVT。•致死性PE发生前常无先兆,生前确诊者仅占三分之一。•致死性PE的患者多数在症状出现后30分钟内死亡。关于肺栓塞(PE)•据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肺栓塞在美国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冠心病之后的第三位疾病死亡原因。每年新发生约65万人,约2/3漏诊,其中1/3尚未诊断和治疗即死亡。•法国肺栓塞每年发生率超过10万例,几乎和心肌梗塞一样常见。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住院病人中每年有肺栓塞患者6.5万例,而在意大利每年发生肺栓塞病例不少于6万例。关于肺栓塞(PE)•中国对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仍处于美国10年前的状况,认识严重不足。过去一直认为肺栓塞较罕见,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病例在尸检时才被发现。有学者统计:每10万人群中,每年有DVT患者160人,其中60人并发PE。大约有80%的DVT患者无临床症状在所有的致命PE病例中有小于一半的病例是在濒临死亡前检查出来的DVT的形成机制为何形成血凝块-Virchow’三联征血流淤滞血液循环流速减慢.血流淤滞同时发生在术中和术后的卧床时间..血管壁损伤发生在手术肢的操作过程中如全膝或全髋成型术中,会扭折血管静脉血液郁积也会造成静脉扩张和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功能改变术后血液中促凝血酶原激酶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损伤组织处表面凝结被激活都导致了血液的高凝状态。VTE基于病因学的危险因素-血流淤滞•年龄>40岁•慢性心力衰竭•制动•腹腔镜手术•下肢骨折•恶性肿瘤•肥胖•瘫痪•妊娠•既往发生DVT•休克•腹部/盆腔肿瘤•静脉曲张血流瘀滞•中心静脉血管通路•感染相关内皮损伤•骨折•低氧•静脉用药•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起搏器导线•手术•创伤•静脉扩张VTE基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