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杨颖)读《胡雪岩》有感2011年,本人在阅读了《胡雪岩》一书,本书以小说的形式,描写了胡雪岩传奇的一生。红顶商人胡雪岩,是清末政商界的一个传奇。他以贫贱的钱庄学徒出身,在短时间中事业崛起、形成近代中国金融事业中的一个异数,进而协助左宗棠「西征」功业,获「布政使」衔,戴「红顶」、穿「黄马挂」──历数清朝两百多年的史迹,经商获仕、戴红顶而又穿黄马挂的,胡雪岩一人而已。年轻时的胡雪岩慷慨任侠、却又目光如炬。为了急人之难,他情愿丢了自己的差事;孰料这位仁兄青云直上,反而成就了胡雪岩事业的第一步。他与左宗棠结识、彼此倾心的过程,也充满了戏剧性。不过,胡雪岩官场上遇合之奇,固然令人赞叹,他与「江湖人物」的来往更令人拍案惊奇。他以「门槛外」的「空子」之身份,结交江南第一大帮「漕帮」(即为後来的「青帮」)的首脑,凭着他过人的见识、敦厚重义的性格与运筹帷幄的才能获得敬重,以致漕帮上下甚至破格以「小爷叔」称之。然而这样一位纵横商场、江湖,出入朝廷庙堂之上,权倾一时、富可敌国的人物,却又在短短时间之内事业崩毁、身败名裂。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下场相当凄凉,「看他起楼,看他楼塌了」,不免就令人感慨万分。本书全三册,是“胡雪岩系列”的第一部,描述胡雪岩以帮助福建人王有龄起步官场为起点,由此开始驰骋商场的历程。《红顶商人》是当代历史小说名家高阳「胡雪岩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上承《胡雪岩》崛起的过程、下接《灯火楼台》中胡氏极盛而衰。然而高阳出入历史事迹、稗官掌故,走笔如龙、行云流水,三部小说部部自成一格,各具风味。书中描绘政、商与民间、江湖错综复杂的关系,常常令人联想当代社会之中许多光怪陆离的现象,以古观今、其细腻之处令人绝倒。胡雪岩赤贫出身,身处海禁大开的清末变迁的时代,以其才思敏捷、胆识过人,得以在逐渐复杂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成功地推展「国际贸易」,成为清末首富,官拜三品顶戴布政使衔,第1页共3页人称「红顶商人」。高阳笔下的《胡雪岩》具有时代价值,不但勾勒出一位传统中国商人的典型,更藉主角的胸襟与抱负,为今日的高坛树立顺变应时,自我期许的理想形象。然而以清末洋人入侵造成激烈的社会变迁,代表着传统商场方式的胡雪岩,终也不免步上败落的困难。除了本书中介绍胡雪岩传奇的一生外,其商讯也使我感触颇多,其商讯以“天”、“地”、“人”为中心,内容即为: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从字面的意思不难理解,意思是经商的根本就是在于人的思维,思维是否活跃直接关系到经商成败与否。在当今社会,此讯同样适用,而本人的理解的是“先天之智”是一种创新思维,在各行各业中,创新思维,革新的思想是竞争的主导,思想的先进性直接主导行为,只有先进的思想才能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二、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此句话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以诚信为本的做事之道同样适用于当今社会,而且地位日趋重要。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三、“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此句话说出了胡雪岩先生以仁义为本的价值观,取舍有道的金钱观。古语说的好:“仁者无敌”,当今社会也及其缺少仁义之心,药家鑫事件足以说明这点,而且类似于此事情颇多,自古以来我国讲究:“仁、义、礼、智、信”此五点为我国基本的道德准则,道德底线,称为“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所以,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当今社会得到正确的发展。总之,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本人要坚持开拓创第2页共3页新,诚信为本,以仁为本,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努力,活出别样人生。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