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风田楠教学设计VIP免费

风田楠教学设计_第1页
1/10
风田楠教学设计_第2页
2/10
风田楠教学设计_第3页
3/10
《风》教学实录渭南市临渭区育红小学田楠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三单元风和水第一篇主体课文。教材分析:《风》这首小诗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诗歌行文清新活泼、浅显易懂,像邻家大哥哥在哼念童谣。对这首平凡中透露着灵动、朴实中蕴涵着优美的小诗,学生都非常喜欢。全诗以第一人称,从儿童的视角去观察、描写生活中的微风,让学生初步感知风的特性,受到美的熏陶。虽然三个小节描写的都是微风,但细细品读,三处微风各有各的特点。整首诗歌语言特点显著,于不变中有变,错落有致。要求学生背诵,积累语言,再仿写,学习运用语言。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首诗歌浅显易懂、语言灵动,低年级的学生很喜欢读,诗歌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更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风的特点,体会诗歌大意,练习背诵诗歌。2.学生自主识字,在实践中总结不同的识字方法,逐步灵活运用,了解“戈”字部,喜爱祖国文字,并能规范书写3个生字。3.仿编小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编能力。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生字,规范书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教学难点:1.让学生了解风虽然看不到,却能通过身边的事物感受到风的存在。2.仿编小诗。教学资源:1.生字卡片、感知风的图片、课件2.《风的颜色》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风的特点,练习背诵诗歌。2.仿编小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编能力。一、复习生字,扩词训练。1.出示生字卡,抽读。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风》,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诗。师: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风》。生:一起板书。师:首先,老师想检查一下字词掌握的情况。老师指谁,谁读。如果他读对了,其他的同学跟读两遍。生齐说:好。生1:颤动齐读:颤动生2:起波齐读:起波生3:林木齐读:林木生4:点头齐读:点头生5:游戏齐读:游戏2.生字扩词训练。师:大家读得真不错。那大家能给三个一类字组词吗?生齐说:能。师:谁能给“波“组词。生1:水波波浪波纹起波师:“游”可以组哪些词呢?生2:游泳游戏旅游游行师:最后一个“戏”,谁能扩词?生3:看戏游戏唱戏戏曲师:请大家看着大屏幕,开火车读读上面的词组。第一组开火车读。第二组开火车读。【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防止回生现象。】二、检查诗歌朗读情况。1.练读重点句子。师:看来,大家将生字和词语记得很扎实。把生字宝宝放回诗歌能读好吗?下面,老师点名让三位同学分小节读读诗歌。看谁读得最流利?生1:谁也没有看见过风……生2:谁也没有看见过风……生3:谁也没有看见过风……师:这三位同学读得很流利,接下来,我们小组内检查读,由小组长组织,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分小节读读诗歌。生齐说:好。组内轮读。三、精读感悟,品词释疑。(二读)师:细细读一遍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风娃娃来了,用“——”画出来。【设计意图:留给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时间,让其自读自悟。】。生1:我从第一小节的“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这一句可以看出风娃娃来了。师:和他找的一样的同学请举手。生:齐举手。师:谁还能找到其他的句子?生2:我从第二小节的“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这一句可以看出风娃娃来了。生3:我从第三小节的“但是河水起波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这一句可以看出风娃娃来了。师:那谁能看着大屏幕上的图片,说说什么是“颤动”?生:“颤动”就是微微的抖动。师:请大家用手做做“颤动”的样子。生:纷纷用手轻轻的抖动。师:树叶在颤动说明风怎么样呢?生1:风很小。生2:风很弱。师:那么,在读这一小节的时候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生3:应该用轻轻的语气读。师:那大家试着读一读吧。生:自读。师:谁想展示读?生1:谁也……师:谁能评评他读得怎么样?生2:声音很洪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风田楠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