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中的无情广东顺德容桂瑞英小学六10班向阳指导老师:李玲今天,闲来无事,便翻了一下《新华字典》。我有意找我最喜欢的“爸”字,看见了“爸”字和它的解释:“爸bà,称呼父亲(叠)”。没了?没了!我一看,火都冒到头顶上了:爸?我最喜欢的爸爸,包含我无限感情的“爸”这个字眼就这样没了我又翻到“妈”字,一看,也是一样冷冰冰,和“爸”字的解释一样简短。《新华字典》是不是印多几个字会死啊?我还看到了“牛”字的解释。“哺育动物,常见的有黄牛、水牛等家畜。力气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吃,角、皮、骨可做器物。野牛、野牦牛等为国家保护动物。”为人劳动一辈子的牛,就被这样解释了不过说得还真完整,生前可耕田、拉车;死后,肉可吃,角、皮、骨可做器物。所有的利用价值都写上了,也就是说牛生下来就是为人利用的生前为人劳累付出,死后还被剥皮吃肉?我马上讨厌这本冰冰冷冷的字典,丢在一边,看起了《山海经》。《山海经》也让我失望,翻到第一页,就看到了“食之不饥”“食之善走”“食之无肿疾”这几句。就算是怪物,是植物,但也是一条命啊,为什么只可以给人当所谓的药呢?可能是巧合吧,我翻到第二页,“食之不妒”“食之无卧”“食之不疥”这几句话又闯入我的眼帘,想怎么赶都赶不走。这就是文字中的无情,人类的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