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林好地方》[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演唱、表演歌曲《白桦林好地方》。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感受加拿大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3、通过聆听、演唱、伴奏、创编等综合性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情绪,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演唱、表演歌曲《白桦林好地方》。2、难点:能够学会节奏2/2XXXXX,并为这首歌曲编配伴奏。[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教材分析]:歌曲《白桦林好地方》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水、山、森林、湖泊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全曲由“12356”五个音组成,歌曲为自然小调式,旋律围绕着小调的主三和弦“613”三个音加以发展。音程的跳进为主,使得曲调稳定中略带欢快和活泼的情绪表现。曲中有两处用切分音节奏加强了对比。最后的衬词“蓬得得蓬蓬”模拟了军鼓的敲击,别具特色。结束时两次在主音la上拉长节拍,好像一队在这里郊游的少年儿童在鼓声伴随下走向山林之中,充满着童趣,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放音乐,和学生一起做律动。二、发声练习:音节练习:用自然的声音来发声。三、导入:师:每个人都有美好的,难忘的童年回忆,同学们想以想你曾经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留下过哪些美好的回忆?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有着这么多美好的回忆!老师的童年也有很多的回忆。老师的邻居是一位加拿大的人,他说他的家乡——加拿大有一片很美丽的白桦林,他在那里留下了很多童年的回忆,过去这么多年每当我回忆起我的童年时我就会想起那一片美丽的白桦林,是那么清晰,那么美好!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白桦林。师: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四、新授歌曲:1、初听音乐:设问: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大屏幕出示歌曲介绍:这是一首2/2拍的歌曲,我们可以按4/4拍拍号来学习这首歌曲。这是一首间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复听音乐,设问:歌词描写了什么?师:在白桦林里,还住着很多动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1.海狸: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喜欢潜泳,筑坝,搭巢。这就是他们的巢。他们安静的时候就像船长一样双手抱胸,若有所思。游泳时,它前肢仍然抱着,遇到水草便把它推开。多可爱的海狸啊,老师就把这句歌词送给它们。白桦林好地方,海狸的家乡(教唱)2.麋鹿: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动物,俗称“四不像”。它的角似鹿非鹿,面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巴似驴非驴。老师也有一句歌词要送给它们。那里有大麋鹿,自由游荡。(教唱)3.蓝色的湖水,岩石的河岸,这么美丽的风景,无论走的再远也会想回来的。蓝色湖水岩石岸,我想要再回还(教唱)师小结:欢快的旋律,美妙的歌词,老师从同学们的眼中能看出你们都很想学会这首歌曲。3.师:下面我们来读一读歌词,注意要有感情的朗读歌词。4.教唱最后一句“蓬得得蓬蓬……”大家在欣赏这首歌曲中,是否听到有一条节奏很特别,出示节奏:(拍手让同学们模仿)①XXXXX︳XXXXX‖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XXXXX︳X———︳X—X—︳X———︳X———‖蓬得得蓬蓬︳蓬蓬蓬拍着、踏着轻快的节奏,我们的心情也渐渐地轻松起来。光这样念着还不过瘾,我们给它来点力度变化,加上(mp、渐弱)加上力度变化后,大家有什么感觉?(仿佛是郊游者欣赏完美丽的景色渐渐远去。)4、完整演唱歌曲: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唱歌曲。(随老师的伴奏演唱)5、再听音乐,有感情的演唱。注:不仅要准确演唱,而且要有感情的演唱。强调力度记号的唱法和最后一句:脚步远去时渐弱的唱法。五、拓展延伸:1、为歌曲编配伴奏,师生互动师:一组演唱,一组乐器伴奏,师:这首歌曲我们如果将欢快的情绪变成优美、抒情的情绪来演唱,一定会别有一番感觉!谁想试一试?(学生独唱)六、总结:同学们配合得真好,听到你们的歌声,我好象真的来到这美丽的白桦林;看到你们的表演,我好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