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指南新指标血管风险评估和综合干预L.CN.GM.01.2014.1376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2009年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41.4%40.4%高血压的里程碑式的研究全因死亡降低13%有效合理的降压是可以获益的强化降压一度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主旋律高危险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高龄老年、脑卒中)降压应个体化血压的管理本质上是血管风险的管理无症状有些症状血管是重要的窗口时间(年)明显症状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周围血管病从健康——亚临床——疾病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血管风险临床管理策略血管风险重要性被揭示血管风险与危险因素血管风险的早期评估与干预CHEFS(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随访研究),N=169,871,平均随访8.3年circulation2008,118;1558-1566.血压正常者接受降压治疗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风险比(RR)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需要在达标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血管风险020406080100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绝大多数轻度高血压患者已发生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JournalofHypertension2001,19:921-930入选的轻度高血压患者中97%发生了以腔壁比率增加为特征的血管重塑,58%发生了以最大乙酰胆碱化反应降低为特征的内皮功能障碍结构异常:腔壁比率高于正常血压组的平均值+1SD;内皮功能异常:最大乙酰胆碱化反应小于正常血压组的平均值2SD发生率(%)腔壁比率(结构异常)最大乙酰胆碱化反应(功能改变)2009ASH高血压新定义高血压病是血管综合征2009年11月提出NHS美国高血压学会(ASH)高血压写作组(HWG)血压本质是高血压病的生物标志高血压病是“多种病因相互作用所致、复杂的、进行性的血管综合征”心脏、血管生理功能及重塑,肾脏、脑组织损伤这些亚临床或临床表现,可能发生在血压升高之前全面心血管风险管理:在降压达标的基础上,综合干预心血管风险因素2007版《ESC/ESH高血压指南》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远期心血管疾病总风险,这不仅需要降压治疗,也需要干预所有可逆的危险因素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进行综合干预2013欧洲指南更新无症状靶器官损害的评估,着重强调血管损伤无症状器官损害Asymptomaticorgandamage•无症状靶器官损害对高血压病人的心血管风险评估起关键性作用。•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应当进行早期风险评估。(推荐等级:IB)•与2007版指南相比,新指南分别详细列出对心、脑、肾、眼底和血管损伤的推荐,尤其强调了血管损伤对预后影响的重要性。•增加老年人“脉压>60mmHg”•PWV>12m/s改为>10m/s•IMT,增加斑块风险因素纳入更全面血管损伤的指标控制更严格指南更新风险评估中血管损伤指标心血管危险评估的推荐推荐推荐级别证据等级对无CVD,CKD以及糖尿病的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推荐使用SCORE模型对总心血管危险进行分层是最低限度的要求IB由于有证据表明:无症状的靶器官损害能够独立于SCORE评分来预测心血管死亡,应该考虑积极寻找靶器官的损害,尤其是对于心血管危险分层为中危的个体IIaB推荐治疗策略的选择决定要依据于起始的总心血管危险水平IB整合血压、危险因素、无症状性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并发症进一步强调评估总体心血管风危险的意义JournalofHypertension2013,31:1281–1357用于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因素2013版指南与2007版指南的不同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ESH2007ESH2013ESH2007ESH2013SBP/DBP水平男性脉压(老年患者)≥60mmHg脉压水平(老年患者)心电图LVH(Sokolow–Lyon>3.5mV;Cornell>244mV*ms)心电图LVH(Sokolow–Lyon>3.5mV;RaVL>1.1mV;Cornell>244mV*ms)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心脏超声提示LVH(LVMI男性≥125g/m2,女性≥110g/m2)心脏超声提示LVH(LVMI男性≥115g/m2,女性≥95g/m2)吸烟吸烟颈动脉壁增厚(IMT>0.9mm)或斑块颈动脉壁增厚(IMT>0.9mm)或斑块血脂异常血脂异常颈-股PWV>12m/s颈-股PWV>10m/s空腹血糖5.6-6.9mmol/L(102-125mg/dL)空腹血糖5.6-6.9mmol/L(102-125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