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治疗药物(ChemotherapeuticAgents)化学治疗:对病原菌和其它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称为化学治疗或称化学疗法。金鸡纳树炼丹术砒霜本章内容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喹诺酮类药物抗结核药抗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理想的抗菌药物应具备以下条件:对致病菌有高度的选择性;细菌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对机体的毒副反应少;具有优良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如迅速吸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等);性状稳定,不易被酸、碱、光、热及酶等破坏;使用方便,价格低廉。MagicBullet第一节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AntibacterialSulfonamidesAgentsandAntibacterialSyneristsH2NSNHNOONsulfonamidesSO2NHRH2N(Sulfa-)磺胺类药物定义: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基结构的合成药物。发现1908年,德国化学家在研究偶氮染料是首次合成了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1932年,德国科学家发现磺胺米柯定(盐酸盐为百浪多息,Prontosil),可以使鼠、兔免受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的感染;通过构效关系研究,百浪多息中的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才是药物的有效部分;1935年,再次合成了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并发现其在体内体外都有抗菌活性。而且从服用百浪多息病人的尿中分离出了乙酰-氨基苯磺酰胺。H2NNNH2NSO2NH2从副作用发现新药A.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等B.过敏反应较为常见C.中性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D.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核黄疸E.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碱性尿氢氯噻嗪格列齐特磺胺类药物的发现和研究对药物化学的意义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启示人们从体内代谢产物中寻找新药开辟了一条从代谢拮抗来寻找新药的途径启发人们从研究药物的副作用来发现新药全身感染用药可分为短效磺胺类(t1/2<10h)中效磺胺类(t1/2=10~24h)长效磺胺类(t1/2>24h)短中效磺胺药H2NSO2NHNNCH324H2NSO2NHNNCH3CH3H2NSO2NHNN2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嘧啶(SD)磺胺甲嘧啶(SM1)三磺合剂短中效磺胺药H2NSO2NHONH3CCH312345H2NSO2NHNOCH312345H2NSO2NHNNC2H5O磺胺异恶唑(SIZ)磺胺甲恶唑(SMZ)磺胺乙基胞嘧啶长效磺胺药H2NSO2NHNNOCH325H2NSO2NHNNH3COOCH3456磺胺甲氧嘧啶(SMD)磺胺多辛肠道感染用药HONHOOCNSO2NHN柳氮磺胺吡啶局部感染用药H2NSO2NNNAgH2NSO2NCOCH3Na磺胺嘧啶银(SD-Ag)磺胺醋酰钠(SA)命名规定:磺酰胺基上的氮为N1芳香氨基上的氮为N4以苯磺酰胺为母核,注明取代基以杂环为基础,并注明对-氨基苯磺酰胺基在杂环取代的位置H2NSNHNOON2-(对氨基苯磺酰胺基)嘧啶N-2-嘧啶基-4-氨基苯磺酰胺苯磺酰胺为母核杂环为母核SD命名H2NSO2NHNOCH3123455-甲基-3-(对氨基苯磺酰胺基)异恶唑4-氨基-N-(5-甲基-3-异唑基噁)-苯磺酰胺苯磺酰胺为母核杂环为母核SMZH2NSO2NHONH3CCH3123455-(对氨基苯磺酰氨基)-3,4-二甲基异恶唑4-氨基-N-(3,4-二甲基-5-异唑基噁)-苯磺酰胺SIZ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Wood-Fields学说磺胺类药物的抑菌作用是由于其能与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产生竞争性拮抗,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对PABA的利用,阻断细菌四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干扰细菌的正常生长所致。谷氨酸谷氨酸食物食物++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二氢叶酸四氢叶酸四氢叶酸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蝶啶二氢蝶啶对氨苯甲酸对氨苯甲酸一碳单位一碳单位核酸合成核酸合成++↑↑磺胺类磺胺类↑↑甲氧苄啶甲氧苄啶((TMP)TMP)代谢拮抗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的化合物,使之竞争性地和特定的酶相作用,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从而干扰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或以伪代谢物的身分掺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LethalSynthesis),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设计原理?理化性质磺酰氨基的性质①酸性:由于磺酰基的强吸电子性,使N1上电子密度降低,易释出质子而呈酸性。N1上有吸电子基时,使酸性增强。②磺酰胺基比较稳定,不易水解。SO2NHR1R2HNH2NSNHNOON理化性质③重金属离子取代反应:磺酰胺基的原子可被银、钴、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