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十一届二中全会心得体会精选范文。十一届人大心得体会(共2篇)全程收看了总理在“两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温总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报告,情真意切、求真务实,在各项工作取得巨大成绩面前,没有回避问题,直面矛盾,让人倍受鼓舞、信心百倍。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我国经济仍保持了快速稳定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并且涌现出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从核电开发利用到转基因技术,从军工科技实力到航天科技发展等等,成绩举世瞩目;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形成,教育资金投入大幅提高,贫困人口逐年减少。总理的报告高瞻远瞩、深入浅出、意味深长,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勾勒出新的蓝图,让民众对更和谐的社会、更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憧憬。研读通篇报告,最大的亮点是对国内民生问题的阐述和解读上,针对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切身利益问题,提出了一项项改善民生、惠及百姓的措施。报告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好民生问题的坚定信心,洋溢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百姓的殷勤关怀。一张新的改善民生“清单”清晰的展现的公众面前。免费“清单”在公共服务方面免费政策让人耳目一新。例如,去年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基础上,从今年秋季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公益性质的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免费开放。保障“清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百姓应该享有的基本生活保障,这次在政府报告中也着重提出: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时完善、落实低收入人群补助办法,加大补贴力度,确保他们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第1页共4页投入“清单”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三农”支出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增幅之大、历史罕见;将1562亿元用于教育投入;支持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将安排832亿;加快保障体系建设投入2762亿元;用于廉租房建设68亿元还有救助、补助清单等,不一一列出。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见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工作重点之一,特别是在十七大胜利召开后,被提升到更高的高度,民生问题的妥善解决是经济良性发展重要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有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领导、深切关怀,有了各项惠民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有了各级政府不懈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有了百姓踊跃参与与支持,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十一届人大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十一届人大两会心得体会十一届人大两会心得体会“两会”召开,世人瞩目。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刚刚闭幕。期间,我班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收听收看和学习,有两点体会。一是感到成绩巨大,趋势向好。“十一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十一届人大心得体会(共2篇)],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据今年二月十四日人民网消息,“gdp数据显示,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篇二: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心得体会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心得体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我们要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第2页共4页现代化快速推进,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发展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体制条件,宏观调控经验不断丰富,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东部地区创新发展能力增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发展潜力有序释放;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依然存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提高;财政收支状况良好,金融体系运行稳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