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重点内容:1.充分了解机体的正常代谢及饥饿创伤引起的代谢变化。2.掌握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的使用方法和并发症。3.外科病人营养代谢的重要性。前言:•二十世纪对外科营养学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发展.•任何代谢紊乱或营养不良,都可影响组织、器官功能,进一步恶化可使器官功能衰竭。•机体的营养状态与罹病率及死亡率是密切相关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肠外营养1.人体的基本营养代谢•机体代谢1.水电解质代谢2.微量元素代谢3.脂肪代谢4.糖代谢•基本营养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一)蛋白质及氨基酸代谢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可分:必须氨基酸(EAA)非必须氨基酸(NEAA)条件必须氨基酸:NEAA中的一些氨基酸体内合成率低,机体需要时须体外补充,故称条件必须氨基酸。如谷氨酰胺、精氨酸等。在临床上把NEAA和EAA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1.谷氨酰胺(1)作用:是小肠粘膜、淋巴细胞及胰腺腺泡细胞的主要营养物质。为合成代谢提供底物,促进细胞增殖。参与抗氧化剂谷光甘肽的合成。(2)缺乏导致机体的变化:导致小肠、胰腺萎缩、肠屏障功能减退及细菌移位等。骨骼肌中缺乏可使蛋白质合成下降。导致脂肪肝。(3)地位:视作是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同时看作为一种具有特殊作用的药物。2、精氨酸:刺激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分泌3、支链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及缬氨酸芳香氨基酸,脑内氨基酸谱•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分解•热量充分保证•正常机体蛋白需要量0.8~1.0g/kg.d(氮0.2~0.25g/kg.d)应激、创伤时需要量增加到1.2~1.5g/kg.d(氮0.2~0.25g/kg.d)。(一)能量储备及需要•糖原、蛋白质及脂肪①糖原的含量有限②体内无贮备的蛋白质,均是各器官、组织的组成成分③脂肪是体内最大的能量仓库•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出基础能量消耗(BEE):•男性BEE(kcal)=66.5+13.7W+5.0H-6.8A•女性BEE(kcal)=655.1+9.56W+1.85H-4.68A•实际静息能量消耗(REE)•简易的计算方法:每天需要量104.6kJ(25kal)。热量来源:15%来自氨基酸,85%来自覃说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非蛋白质热量与氮量之比为100~150:1(二)营养状态的评定1.人体测量•排除脱水或水肿•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5%,提示存在营养不良•三头肌皮皱厚度是测定体脂贮备的指标2.三甲基组氨酸测定肌纤蛋白和肌球蛋白的最终分解产物3.内脏蛋白测定:白蛋白:半衰期较长(20天),较常用,低于21g/L为重度营养不良。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的半衰期分别为8天和2天,能反映短期内的营养状态变化。4.淋巴细胞计数: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5.氮平衡试验:在没有消化道及其他额外的体液丢失(如消化道瘘或大面积烧伤等)的情况下测定尿中尿素氮含量,加常数2~3g即为出氮量饥饿、创伤后的代谢变化(一)饥饿时的代谢变化减少活动和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能量消耗,从减少机体组成的分解(1)内分泌及代谢变化血糖下降,胰岛素分泌立即减少,胰岛素对抗激素分泌增加。(2)机体组成的改变水分丢失,大量脂肪分解,使组织、器官重量减轻,功能下降。①肾浓缩能力消失②肝蛋白丢失③胃肠排空运动延迟④消化酶分泌减少⑤肠上皮细胞萎缩2.2创伤、感染后的代谢变化•神经、内分泌反应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胰岛素分泌减少•机体代谢变化在抗利尿激素及醛固酮的作用下,水钠潴留。肠内营养优点:•1.肠内营养制剂经肠道吸收入肝,在肝内合成机体所需的各种成分,整个过程符合生理。•2.肝可发挥解毒作用。•3.食物的直接刺激有利于预防肠黏膜萎缩,保护肠屏障功能。•4.食物中的某些营养素可直接被粘膜细胞利用,有利于其代谢及增生。•5.肠内营养无严重并发症。1.肠内营养制剂•以整蛋白为主的制剂渗透压较低:约320mmol/L•以蛋白水解产物为主的制剂渗透压较高:470~850mmol/L•有些制剂中还含有谷氨酰胺、膳食纤维等2.肠内营养的实施•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空肠造口管•总液体量约2000ml/天3.并发症的治疗•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腹涨、腹泻4.肠内营养适应症(1)胃肠功能正常但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不能摄入者,如昏迷、大面积烧伤、复杂大手术后。(2)胃肠道功能不良,例如消化道瘘和短肠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