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nyLOGOLOGOLOGOLOGO宏蛋白质组学:研究微生物群落新策略宏蛋白质组学:研究微生物群落新策略宏蛋白质组学:研究微生物群落新策略宏蛋白质组学:研究微生物群落新策略学生:王秀玲导师:李潮海教授2012-12-15郑州CompanyCompanyCompanyCompanyLogoLogoLogoLogo报告提纲宏蛋白质组学的产生1111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2222宏蛋白质组学的应用3333CompanyCompanyCompanyCompanyLogoLogoLogoLogo1.1.1.1.宏蛋白质组学的产生Brock(1987)认为实验室条件下培养的微生物特性并不能反映其在自然环境下的活性与生理机能,因为在自然环境下资源竞争、环境不均等、捕食和其他作用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研究依赖于单菌培养,但是这种方法难以反映微生物及微生物预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地球上绝大部分微生物(约99%)是未培养微生物,即指那些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检测到,迄今所采用的微生物纯培养分离、培养方法还未获得纯培养的微生物。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极大地限制了人们认识微生物世界的视野。CompanyCompanyCompanyCompanyLogoLogoLogoLogo1.1.1.1.宏蛋白质组学的产生特定环境或共生体内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总和,是一种不依赖于人工培养的微生物基因组分析技术。蛋白质组学是研究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的生理结构与代谢过程的科学,但是对于组成复杂的天然样品或含有大量不可培养微生物的自然微生物区系,还很不足。指环境混合微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的蛋白质组总和。宏蛋白质组学则是针对某一特定地点的微生物群落所产生的全部蛋白质而进行大规模研究的方法。蛋白质组概念的提出宏基因组概念的提出宏蛋白质组CompanyCompanyCompanyCompanyLogoLogoLogoLogo2.2.2.2.宏宏宏宏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研究策略研究策略研究策略研究策略CompanyCompanyCompanyCompanyLogoLogoLogoLogo2.2.2.2.1.1.1.1.环境微生物样品原位收集法在尽量不破坏土壤原有结构和状态的情况下收集土壤溶液,能够较真实反映土壤溶液的真实状况;只能收集游离的、溶解的蛋白质组分,受土壤含水量限制,往往收集到的土壤溶液很少,组分含量也较低粗蛋白样品制备浸出收集法用各种酸、碱或盐等溶液讲土壤中可溶性成分浸提出来,不同的提取液、提取时间、提取pH均会影响提取效果CompanyCompanyCompanyCompanyLogoLogoLogoLogo2.22.22.22.2....获取微生物蛋白实验目的蛋白种类后续研究方法蛋白质分子量大小Watanabe等用3个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法将蛋白质根据分子量大小分为三组土壤蛋白质来源和分布•胞外蛋白质•细胞蛋白•总蛋白TextTextTextText分组收集CompanyCompanyCompanyCompanyLogoLogoLogoLogo2.22.22.22.2....1.1.1.1.总蛋白提取(直接提取法)�直接提取法提取土壤总蛋白,通常需要原位裂解,以释放更多的土壤蛋白.原位裂解能提供样品中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所产生的全部蛋白混合物,�但这种混合也会造成分类学上的困难;�由于干扰物的存在,直接裂解应用到天然环境蛋白提取中仍存在很大的技术困难.�“分步提取法”(先从土壤样品中提取蛋白质、微生物、腐殖酸等,然后再经过一步酚抽提,将蛋白和腐殖酸分开,然后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该方法有利于土壤宏蛋白质组学的功能分析,可以分别提取细胞内蛋白和胞外蛋白,但是蛋白质得率很低,需要经过预培养或接种才能获得足够分析的蛋白质含量。CompanyCompanyCompanyCompanyLogoLogoLogoLogo2.22.22.22.2....2.2.2.2.胞外蛋白�胞外蛋白质来自裂解的细胞、细胞分泌的酶或其他活性蛋白,游离或吸附在土壤基质上,能够被土壤通过各种机制稳定存在于土壤基质中.对土壤中稳定胞外蛋白质为研究对象的蛋白质组学又称土壤结构蛋白质组学。�胞外蛋白的提取一般不需要裂解,用0.22μm的滤膜就可以达到初步分离的目的。但由于土壤胞外蛋白的低丰度性,有时还要求保持活性,使得对其的提取更难,电泳分离的胞外蛋白数量明显小于胞内蛋白.CompanyCompanyCompanyCompanyLogoLogoLogoLogo2.22.22.22.2....3.3.3.3.胞内蛋白�细胞内蛋白提取采取的策略一般有直接提取法和先收集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