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1.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核潜艇是高度保密的国防尖端工程,上任第一天,领导就找黄旭华谈话:“小黄,你进了这个门,就得一辈子隐姓埋名守在这里。”黄旭华牢记领导指示,此后淡化与家人联系。后来他把妻子也调到本单位,一家人在一座荒岛上安了家。平时他没时间回家,偶尔回家,女儿说他是“到家里出差来了”。1988年,南海深潜试验,黄旭华顺道回家探亲,90多岁的母亲终于见到儿子。而这也成为他们的永别,直到母亲去世,他都未能回家。【热评】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应用角度】“爱国”“坚守”“奉献”等。1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2.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0多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得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10多万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18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热评】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应用角度】“人间大爱”“高贵的心灵”“行动胜于一切”等。2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3.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他复员回到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年冬天,陈俊贵做出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2005年10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热评】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应用角度】“誓言”“承诺”“义薄云天”等。3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4.十年探月路托举“中国梦”北京时间12月2日凌晨,“嫦娥”与“玉兔”相拥直奔“广寒”,她们将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飞天奔月的“中国梦”,我们曾经离它如此之远,我们从未离它如此之近。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千百年来,中国人把对月的想象和幽思寄托于不计其数的美妙诗句,寄托于“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传说。而今,随着中国探月工程的实施,“嫦娥绕月”的梦想已经成真,“嫦娥落月”的佳音指日可待。十年探月路,托举“中国梦”。“嫦娥”一小步,中国一大步。2004年探月工程正式立项以来,“嫦娥”一号、“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