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李雪贞单位(学校):安阳县许家沟乡管家庄学校授课班级:四年级章节名称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计划学时2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3-4年级学段:(一)3、4;(二)1、2、3、4、7;(三)2、3、5。本节课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23-123-223-323-4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学习诗的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诗歌的魅力,同时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以读为本,教师指导,自学感悟。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抓住重点字词体会诗歌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感受诗歌的魅力。最后,在读中再次升华情感,感悟诗人的热爱、赞美之情,再背诵古诗。1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23-123-223-323-4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件1-7(文字、动画)课件8-37(文字、图画、动画)课件37-43(图片)引题、生字词课程资源库。自然图片网络资源图片KA、C、HBB、F、HB、F、HF掌握生字音、形(偏旁、结构、笔画笔顺)、义;理解词语意思。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情感教育。5分25分10分自制自制库存网上下载网上下载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板书设计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乡村四月2绿原白川(色)}景美热爱子规烟雨(声)闲人少才了……又……}人勤赞美3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型,读仪结合教学过程结构:4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1、观看插图,观察感受。2、听看图片,感受江南美景3、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1.介绍古诗词魅力,引入课题。2.出示插图,观察感受。3.课件板书课题古诗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课件1、2开始介绍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简介诗人及背景SETC·S:第二学段课程标准:3-4年级(一)3、4;(二)1、3、7;5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二、质疑定标6(二)合作学习(完成高层次目标:1.深入了解诗文内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逐句学习诗句意思,感受诗歌含义1.自由组合,合作学习。(1)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课件进行拓展性学习。(2)小组汇报展示。2.深入学习诗文。质疑。(思考、组织语言、表达)2.明确重点目标。课件2、3、4三、探究达标(一)自学(完成初级目标)看书听配乐读.自由读,边读边划出生字、新词。自学4.汇报自学结果。课件5-7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受诗情画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配乐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