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研究适合于当前教育发展需要的,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现在人们广泛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就会为教学活动提供主动探究式学习和综合能力训练的场所,在这样一个教育资源不断更新的生存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从而使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我们将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现代信息技术本身就是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要优质高效地利用这种技术促进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教师就要从传统教育的高强度讲解、生硬灌输、辅导练习、程序化考试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新的教育思想的学习接受上,在专业知识的研究更新上,在信息技术掌握和应用上下功夫,真正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也就是说,教师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具备符合这一新型教育教学形式要求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转变和创新。一、转变角色,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划词搜索)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由权威主体转变为平等主体由传授者变为促进者,促进者的关键是如何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网络正好为学生提供了远远多于和优于教师个体所提供的教育信息,使教师的教学重点理所当然地转变为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这些信息系统和资源,提高学生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把大多以多媒体方式出现的不同于传统的浓缩难懂的教材的重点、要点、难点、疑点,运用网络技术发布给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指导学生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也就是说在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已成为指导学生正确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能的导学师。二、信息资源增强教学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体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先讲解后示范,学生再练习。教师的讲解枯涩,学生的理解吃力,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进程。要真正做到活跃课堂气氛、彻底的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模式,就必须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搜索信息,获取大量的相关资源,通过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从视觉、听觉刺激学生的人体器官,调动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让学生看视频、图片、动画,把图、文、声、像集于一体的课件呈现给学生,清晰规范,能使学生从多角度的轻松舒畅的接受教学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直观、形象的教具,如需突出重点、难点,或没有看清楚,还可反复观看(分解、慢放、完整放映及于错误动作的对比等),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运用教学资源,把所教学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变动为静,变快为慢,有利于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抽象的知识或技术动作。例如蹲距式跳远教学,过去我们传统采用“讲解+示范”的形式讲授,以讲解为主、示范为辅,虽然讲解能够强调重点,但在示范时,由于示范动作瞬间完成,学生根本不能看清过程,如果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借助现在的3D技术,通过安装暴风影音软件并启用该软件的3D视频播放功能,指导学生零成本制作红蓝3D眼镜,将“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用现代化媒体演示出来,就能化动为静,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感知认识,让学生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反馈、评价。多媒体具有双向交流的“反馈”功能,所谓“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输出信息的结果“返回传入”以影响信息再输出所起的调节控制作用。在实践课教学中,可以把学生练习时出现的正确与错误动作实拍摄或录制下来,在屏幕上播放,便于学生自己作正误对比,发现和纠正不足。在理论课的教学时,计算机能及时提供正确答案,及时判定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如果答对了,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真棒!”、“你真聪明!”等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