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数字武器方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文章所阐述的数字与科学研究的关系。2、比较阅读《我们这双手》和《科学家的数字武器》两文的异同。能力目标1、学会分析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2、体会本文语言表达准确性、生动性的特点。3、体会记叙在说明文中的作用。德育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2、体会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所阐述的数字与科学研究的关系。2、比较阅读《我们这双手》和《科学家的数字武器》两文的异同。教学难点体会记叙在说明文中的作用。教学方法:比较研读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缺的,几乎处处都要用到它。但不同的人眼中数字的意义却不尽相同,科学家眼中的数字就好像士兵手中的武器,可以帮自己打赢一场场“战争”。二、朗读课文,校正字音,疏通生词。捍卫(hàn)解剖(pōu)纠正(jiū)永葆青春(bǎo)焕发(huàn)晦涩(huì)笨拙(zhuō)受益匪浅(fēi)不厌其烦:不知厌烦。乐此不疲:以此为乐,不知疲倦。形容兴趣很浓。晦涩:(诗文、乐曲等)隐晦不易懂。受益匪浅:受到的教益很多,很深。赭色:红中带褐的颜色。淘汰:去除坏的,留下好的;去掉不适合的,留下适合的。中枢:在一事物系统中起总的主导作用的部分。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本文分别介绍了古尔德的哪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是《硕大的脑袋,狭小的心灵》,古尔德介绍了一场“战争”,实际上是一场论争。第二篇文章是《从生物学的角度向米老鼠致敬》,古尔德研究了从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米老鼠形体比例的变化。2、这两篇文章似乎互不相干,那么作者选用这两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第一篇是研究著名科学家、文学家的大脑容量和智慧的关系的,而另一篇是研究米老鼠的脑袋与其躯体关系的。作者并不是被动地介绍两篇文章,而是从两篇文章中,把科学、文学泰斗与米老鼠的悬殊区别加以淡化,提炼出一个共同点来,不管是研究科学家、文学家的脑袋或是米老鼠的躯体,其研究结论的成功都在于精确的数字。3、归纳主题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古尔德描述的一场“数字战争”和他自己运用数字来证明自己观点的事例,说明了“数字武器”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4、《我们这双手》读起来饶有趣味的原因和《科学家的数字武器》一样吗?具体说说。两文读来饶有趣味的共同原因是:科普作品给一般读者提供了鲜为人知的新颖知识。不同:《我》文得力于大量的解说、述说,使读者具体入微地生动地看到了人手的奇妙;《科》文是对象(数字武器,特别是数字的比较关系)本身及其所相关的结论、所依附的故事(米老鼠)本身就很有趣。四、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色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点拨并归纳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2、本文中主要使用了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3、集体研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体会说明文语言既准确朴素又生动诙谐的特点此处需要提醒学生注意本文成语和熟语运用的作用:表达准确而生动,强调积累学习。)①找出自己尚不太理解的词语(畅所欲言),同学们互相解疑,直至达成共识,将其理解透彻。教师强调一定要会解释的词语:永葆青春、受益匪浅、独具只眼②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成语,根据上下文,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或造句。(同学们进行评价,验证对词语的理解程度)教师要求造句的词语:一目了然、乐此不疲、扬长避短4、体会记叙在说明文中的作用。请同学们默读《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一文中钱学森的事例中的任意一段与本文中的几个事例,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相同:表达方式都是记叙。不同:作用不同,《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一文是记叙文,叙述事例的作用在于表现钱学森一身正气,淡泊名利,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高贵品质;本文是说明文,写作目的在于说明数字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记叙故事是为说明作铺垫,为说明服务的。其中运用数字的部分让人明确感受到数字的说服力及重要性使行文生动有趣。五、小结文章以学术界著名的“脑袋大小是否与智力有关”的争议为切入点,然后又重点介绍了古尔德利用数字来证明自己的“幼态持续学说”,非常充分地说明了数字在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