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去年的树》教学设计麻城市鼓楼中心学校七里岗小学王木兰联系电话:13469937106电子邮箱:1664523710@qq.com一、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本教学设计秉承这样的理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实践,做到以读激情,以情带读,以读传情,促使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品味语言,感受课文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并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二、教材分析1、教材位置本文是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中外童话”为专题,包括《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两篇精读课文和《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两篇略读课文。本组的训练重点是“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通过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学生对童话并不陌生,他们早已在课内外阅读过许多童话,而且《去年的树》是在学习了本组两篇课文之后安排的第三篇精读课文,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重点要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形象,明白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要注意提升、总结童话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为下一步创作童话打下良好的基础。2、教材特点《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有以下特点。(1)内容特点: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故事主要由四次对话构成,分别是鸟儿与树、鸟儿与树根、鸟儿与大门、鸟儿与小女孩。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美丽而略带忧伤的故事。读后不仅使人感动,更是叫人潸然泪下,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2)表达特点:①语言朴素平淡,情节简洁明快。这是一篇拟人体童话。四次对话构成故事情节,课文说明的道理通过四次对话及鸟儿的表现逐步显现出来。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语,用白描的方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②读写结合,想象补白,给人“情尽意无穷”之感。文中只是运用对话写到了鸟儿寻找朋友树,但是它找寻过程中会有怎样的经历呢?作者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三、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在阅读方法上,他们能边读文章边想象画面,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的。本课生字词不多,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应该比较容易。童话这种文体,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读过童话、听过童话,有的还讲过童话,而且已学过童话故事《陶罐和铁罐》《七颗钻石》。学生已与童话亲密接触,对童话有一定的感知。教学本课重点应当放在通过抓住四次对话及鸟儿的表现来朗读感悟课文所揭示的道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四、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表达的情感和蕴含的道理。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难点是通过多层次对话,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学法。通过读、悟、议、说的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学习。读有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方法,做到以读理解课文内容和激发学生情感。2、教法。通过读、引、析相结合,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七、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八、教学过程(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媒体,教师引导: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她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它们虽不是人类,但是它们的友情像人类一样珍贵。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去年的树》,来感受鸟儿与树的情谊。(设计意图:媒体的音画渲染与教师声情并茂的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