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全选派干部管理培养机制着力提升全县选派工作水平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护稳定、锻炼干部,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选派工作目标要求,不断完善选派干部管理培养机制,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健全精细管理机制,加强队伍建设1、强化日常查岗制度。选派干部要与原单位工作脱钩,每月在村时间不少于20天。乡镇党委要认真落实“六抓”工作要求,即抓选派干部吃住在村、抓主持工作、抓工作出勤率、抓请销假、抓安全、抓选派干部工作情况双月报。县选派办要采取实地走访、固定电话录音查询等方式,对选派干部在岗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2、规范工作报告制度。选派干部要认真记录工作日志,把所看、所闻、所思,以及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村级经济发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情况进行详实记载不断丰富和积累基层工作经验。每两个月,县选派办要抽查选派干部工作日志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弄虚作假的将予以全县通报批评;每双月的25日前选派干部要向县选派办报送3篇以上、每篇字数原则上不少于1000字的高质量工作日志,并上挂定远先锋网接受监督;同时向县选派办、乡镇党委、选派单位分别报送一份选派工作双月报表,作为评价选派干部工作表现的重要依据。3、落实工作例会制度。县选派办以及乡镇党委每季度要召开一次选派干部工作例会,听取选派干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交流选派工作经验与体会,同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选派工作,达到沟通信息、互促共进的目的。二、建立帮带培养机制,提高工作效能4、建立培养队伍。在县级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的基础上,再分别安排1名选派单位分管选派工作的负责人以及1名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事业心和责任感强、且曾担任过选派干部的人员作为第六批选派干部的导师和辅导员;同时安排1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作为导师培养联系人,对选派干部进行结对帮带培养。(具体安排详见附件1)5、明确培养内容。针对选派干部的工作经历等实际情况,按照“缺什么帮什么”的原则,从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进行一对一“传、帮、带”,向选派干部传授工作经验和方法,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帮助其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着力提高工作效能。三、建立联系群众机制,改进工作作风6、明确定点帮扶。选派干部要做到进百家门,吃百家饭,听万民言,不断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增强服务农民群众的能力。每年走访帮助不少于3户贫困户,帮助分析贫困原因,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争通过定点帮扶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具体安排详见附件2)7、建立党建橱窗。选派干部要积极争取选派帮扶单位以及乡镇党委的支持,免费为老党员、老村干订阅《滁州日报》以及《滁州日报•定远新闻》等党报党刊,并建立党报党刊公开阅览室或橱窗,且定期更新内容,让党员群众及时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四、健全产业致富机制,发挥纽带作用8、理清发展思路。选派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派单位优势和任职地优势,以及发挥机关干部视野宽、信息灵、门路多的优势,帮助村里理清思路、找准项目落实发展措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9、用活专项资金。选派干部要通过盘活资产、投资入股、租赁承包等方式,实施种植、养殖、加工和中介服务等项目,确定5万元专项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项目,每年为村级带来0.5万元以上经济收益,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酵母”作用。10、发挥纽带作用。选派干部要依托生产经营专业大户,组建2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3个以上经营主体,积极打造特色主导产业;要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工作机制,引导城市人才、资金、信息和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五、建立党建引领机制,强化教育培训11、加强党建意识教育。认真落实抓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全面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认真组织落实“三会一课”,贯彻执行组织生活会制度,积极培养发展新党员,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体现在对党组织、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以及监督上。12、加强党组织阵地建设。按照《定远县2012—2015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