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十中高92班郭琳婕科普报告心得体会三十年磨一剑——说说我国最新武器装备和军事新概念长治十中高一92班5月17日下午,长治十中报告厅座无虚席,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张德良教授为长治十中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师生作题为《三十年磨一剑——说说我国最新武器装备和军事新概念》的专题讲座。张德良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工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地震局地震地下流体重点实验室特聘客座研究员,并长期参与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重大项目,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级奖励。讲座伊始,张教授介绍了核武器的概念、分类、核武器的毁伤效应、核武器的性能以及核武器技术发展趋势等,让与会同学对核武器有初步的了解。张教授在报告会上展示了目前我国在航天事业、核武器以及航母、核潜艇等方面研制的成果。其中他讲的最多的莫过于导弹,我映像最深的自然也是导弹。导弹是一种依靠自身动能控制其飞行轨道和自动引导自动打击的火箭。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科普知识的却是少的可怜,在以前的认知里,火箭和导弹是两个毫不相关的东西,相比张先生,我们自减形秽。同他一起回顾祖国几十年来创下的辉煌,张教授忆起自己的恩师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国近代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后因祖国建设需要,毅然返国。整个讲座中张教授充分运用ppt和相关视频,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铭刻着建国以来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克服重重阻力,勇攀科技高峰的感人事迹。张教授告诉同学们中国发展核武器的三个作用:第1页共2页一、自卫,核威慑能力的有效性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核武器是打赢未来高新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坚强后盾;二、大国地位的象征;三、促进国防科技和国家科技的发展。我们国家从一个被列强欺负却无能为力到让我们能够拿起自己的武器去震慑住他们的野心。张教授严谨的讲学态度,亲切、幽默的语言更加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讲座现场不断响起惊叹声、掌声。通过讲座,我们对核武器、导弹知识有了更宽泛的认识,而且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极大的普及了国防意识。在互动交流环节,张教授对学生积极的提问进行认真的回答,适时的对学生进行了国情教育和国际形势教育,会场陷入一片沸腾之中。这次讲座不仅对师生普及了军事知识,也增强了同学们的国家自豪感和自信心。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