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激发孩子课外阅读兴趣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关小学吴瑞红摘要:阅读获得的是智慧的启迪、文化的熏陶、心灵的净化。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如何让孩子们人生拥有这样的精神食粮,对于初学者来说,利用课文引航,可以激起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可以让孩子课外阅读之路之路走得更远、收效更多。关键词:名著兴趣同体裁掘金成语故事阅读获得的是智慧的启迪、文化的熏陶、心灵的净化。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是的,书籍是人类精神食粮,拥有它,就像沙漠里有了清泉,夜航的船只有了引航灯,冬夜里有了火把。如何让孩子们人生拥有这份快乐,对于初学者来说,让课文点燃课外阅读之火行之有效。一、名著选段引航,促动全书阅读夸美绍斯说过:“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怎样才能让孩子对课外书产生兴趣,如何把孩子引进知识的宝藏?小学教师责无旁贷。笔者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名著选段引航,促动全书阅读,能激起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欲望。小学教材里有许多课文是从名著中节选出来的。譬如:《赤壁之战》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将相和》选自司马迁的《史记》,《景阳冈》选自施耐庵的《水浒传》,《猴王出世》选自吴承恩的《西游记》等等。孩子们在学习这些课文时对原著有了一定的了解,已被课文中优美的语句,犀利的笔触感染。如果教师趁热打铁,对孩子做一引导,孩子们就会产生读名著的渴望。譬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里的一篇课文——《“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一个选段。写的是林黛玉初进贾府,与众人相见时的情景。作者抓住王熙凤的肖像和对林黛玉讲话时的动作、神态的描写,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原文中那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描写让人震撼,如果再加上老师的那份本色本香的语文味以及那圆转流畅又骨力内含的教学艺术特质,孩子们一定能感念了经典名著绽放的无穷魅力。孩子心田里自然会萌生看《红楼梦》全集的欲念又如,课文《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就是徐光耀《小兵张嘎》中的一个片段。作者对主人翁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小嘎子这个儿童形象。孩子们在学课文时,情绪高涨,兴致特高。学了课文孩子们还余意未尽地谈张嘎这个同年人。此时我趁热打铁,介绍书中的其他人物,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小兵张嘎》这本课外书的欲望,同时鼓动他们第二天在教室里谈论看书情况。结果,那些不爱看书的学生,看到同学那样津津有味地谈论着书中的各个人物,也被带动着去借书看。我班激起了看课外书的热潮,读书气氛越来越浓,就这样集体性的读书、聊书活动悄然兴起。二、以同体裁文本,拓展同类阅读何为文体?文体是语文因素的一个标志,同一类的文章在表达形式及构成要素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教师在教某种体裁课文时,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课外读物,建议他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去读同体裁的课外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半学期第三单元所选的课文就是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童话。教师在教学这四篇童话的基础上,推荐他们阅读其他的经典童话,引领孩子们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更容易受童话内容的感染,喜于阅读童话。人教版六年级上半学期第四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是一组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说明文。学了这组课文,孩子们对随意破坏环境,无节制地浪费资源,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的后果,有了认识。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我们如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呢?这时推荐一些关于动物、植物方面的书让同学们去阅读,譬如《昆虫记》《人与自然》等课外书,引领他们走入动物世界。三、以“语文园地”为索引,推进课外阅读1、掘一桶成语金。成语的掌握量,对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和将来的生活都是很重要的。怎么才能让孩子自觉地阅读并积累成语?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一个“语文园地”,。以“语文园地”里有关的成语故事为先锋,引导孩子大量阅读《成语故事》等成语读物,可以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