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再论打好六大攻坚战系列评论心得体会赣州集中力量打好六大攻坚战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突出打好主攻工业、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大攻坚战,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攻工业——举全市之力“跳起来摘到桃子”长期以来,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一大短板。去年9月,XX市委审时度势,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作出“主攻工业、三年翻番”的新决策。决策出,部署上。计划到2018年实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园区单位面积产出和产业集中度得到明显提升;在龙头企业培育、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和绿色发展上取得突破。3年左右,不跳起来摘到桃子实现不了“两个翻番、三个提升、四个突破”。目前,制定实施主攻工业3年推进计划、精准帮扶企业实施意见和考评方案,出台服务工业发展的七个方面综合配套政策文件。成立主攻工业领导小组和10个产业推进小组。2012年以来,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5家,总数达1179家,列全省第二位。家具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继稀土钨之后第二个千亿元产业。为做大做优做强工业,打造若干个千亿元支柱产业集群和一批百亿元新兴产业集群。计划在3年内,规划建设“稀金谷”“新能源汽车科技城”“互联网+”协同制造等新兴产业。同时,赣州将以瑞金等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赣州综合保税区、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各省级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建立完善投融资、研发、物流、电商、信息等服务平台,推进产城融合。精准扶贫——不让一人在小康路上掉队近年来,XX市牢记习总书记“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第1页共4页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的殷殷嘱托,扎实推进精准扶贫2014年底,全市扶贫对象由“十一五”末的215.46万人减少到105.06万人。2015年,全市贫困人口预计减少34.8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约4.3个百分点,省定贫困村由1119个减少至932个。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实效。赣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赣州努力探索有赣州特色的精准脱贫新路子,将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保障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六大工程”,大力度、宽领域、多层次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让赣南老区贫困人口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在脱贫攻坚的推进中,赣州还将通过产业发展扶持解决30.56万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解决15万人脱贫、用三年时间完成15万人易地搬迁脱贫、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最低保障标准兜底解决44.5万人脱贫等举措,确保到2018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新型城镇化——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坚持规划引领,形成以中心XX县区为龙头,建立赣南城镇体系。改造提升XX县区、加快完善XX县区,加快水东和水西组团的开发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蓉江新城,着力打造成休闲旅游健身的好去处。结合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区位优势,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等特色示范镇和中心镇。构建中心XX县区“四纵三横”快速路网,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力争使城内交通顺畅高效。新建一批小游园、小广场、文化体育场所、公共停车场、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目前,赣州正在加紧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下大气力提升赣州的城市品位。比如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力争完成棚户区改造2.9万户;加快中心XX县区“菜篮子”工程建设,新建一批社区蔬菜便利店,新(改、扩)建一批老旧农贸市场,解决买菜难、买菜贵问题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第2页共4页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当前的XX市,有农业人口761万人,占总人口的79.8%。截至2015年底,全市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粮食总产285.35万吨,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在新一轮发展中,赣州将加快培育脐橙、油茶、蔬菜等优势农业产业,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和改造提升批发市场、农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