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管理是一门基于用价格杠杆来调节供需平衡的技术,无论饭店是否满房,该项技术都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针对每一个细分市场,实现收益最大化。收益管理(YieldManagement),又称为收入管理(RevenueManagement),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末代引入我国。其理论是面向不可存储资产或易逝品的收入管理,也是一种为提高收入的动态定价策略。近十多年来在很多行业得到成功应用,并受到重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服务产业.成功案列包括:美洲航空公司每年增加10亿美元收入;1995至1999年,美国汽车工业的销售额从30亿升为75亿,增加的45亿中,有30亿来自于应用了收益管理方法和系统。收益管理是相对较新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应用价格杠杆原理来调节供需平衡,用需求导向定价代替成本导向定价,用差别定价代替统一定价。收益管理是饭店主体实现饭店盈利能力最大化的服务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细分市场对盈利能力的识别,确定产品价值、价格设定、折扣生成、订房过滤准则以及对价格和客房资源进行有效控制等方法,实现饭店盈利能力最大化的目标。我们通常将收益管理定义为:把饭店的产品或服务,在最佳的时间,以最佳的价格,通过最佳的销售渠道,出售给最佳的客人,以实现饭店收益的最大化.通过“五个最"的完美组合,可以有效地解决酒店业有限资源闲置或价格竞争所造成总体收益下滑的现实问题,通过市场细分、需求预测、差别定价、动态定价、容量控制和客房超订等手段,借助互联网数据和计算机技术,使人工经验和计算机智能形成高度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酒店资源虚耗,挖掘市场盈利能力,最终使饭店收益最大化。谈到收益管理,管理者经常会误解为只有在客房出租率100%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效能,其实这是个误区。饭店收益管理是一门基于用价格杠杆来调节供需平衡的技术,无论饭店是否满房,该项技术都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针对每一个细分市场,实现收益最大化。例如:在差别定价和能力分配上,只是基于市场细分和容量控制技术,不受客房出租率的影响;只有超订技术是基于饭店能实现满房的情况下而发挥效能的.另外,衡量饭店收益管理的主要指标即不是平均客房出租率(OCC),也不是平均房价(ADR),而是二者互动的指标—RevPAR(RevenuePerAvailableRoom).在饭店客房销售诸多的经营指标中,只有RevPAR才能最有效地反映客房收入的高低。因此,饭店管理者应消除这一误区,正确认识饭店应用收益管理的重要性。那么,收益管理如何在饭店中能起到收益最大化的作用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简述,供读者参考!一、数据挖掘与需求预测由于饭店客房属易逝性产品,市场需求波动频繁,又具有相当的弹性.因此,时常会给顾客带来时间压迫感,增加了顾客在饭店选择中广泛性和快捷性。饭店营销或收益部门如果不能准确把握未来市场需求情况,在房价的设定或能力分配中出现偏差,不仅会损失潜在的收入,产生资源虚耗,而且还会导致顾客流向其他的竞争对手。通过实施需求预测,从饭店PMS系统中抓取历年市场数据,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通过数据挖掘,能够帮助饭店管理者准确把握未来市场需求的脉搏,提高对市场判断的前瞻性。因此,通过实施需求预测技术,可以帮助饭店管理者有效解决以下难题.1)知晓未来房价的走势,准确制订未来客房价格并实行价格动态化;2)预测某个时段的订房量,通过差别定价和容量控制,提高单房收入;3)在市场需求旺盛时期,预测某一天的NoShow率、客房取消数量(Cancellations)等,使超订数量更加准确,避免超售的发生,既达到满房的效果,又避免因超售给饭店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等。二、市场进行细分与差别定价差别定价是指通过对同一种饭店产品(如:同一类型的客房、餐食、康体或娱乐项目等)对不同的顾客或细分市场制定不同价格的行为和方法.差别定价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它的艺术性体现在寻找一种细分市场的方法,使我们对高支付意愿的顾客收取高价,对低支付意愿的顾客收取低价。它的科学性体现在通过借助各种技术制定和更新价格,最大化所有细分市场的总收益。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我们通过引入价格歧视的概念,来实现差别定价。在饭店市场细分中,我们应充分考虑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