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茉莉花》教学设计与反思VIP免费

《茉莉花》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1/4
《茉莉花》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2/4
《茉莉花》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3/4
《茉莉花》教学设计与反思科目音乐教学年级六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册第五课。江苏民歌《茉莉花》属小调类民歌,产生于明清时代,最早叫《鲜花调》,2/4拍,单乐段歌曲。它以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江南音乐风格,全曲婉转精美,感情深厚含蓄,生动地刻画了少女对洁白无瑕、美丽圣洁、芬芳怡人、朴实无华的茉莉花的爱慕与眷恋之情,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学生通过对茉莉花香味、外型的了解以及对歌曲旋律逐步深入的感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茉莉花的美,在此基础上达到有感情的完美表达。二、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了解《茉莉花》的旋律享誉世界,让学生知道这首歌曲在音乐界中地位,并以此来教育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拓展他们的视野。2.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去理解新课,理解歌词,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并作出评价3.知识与技能:能够流畅自如的演唱《茉莉花》,表达出人与花的情感。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习惯:六年级的学生在六年音乐学习中已经形成了自主、协同协作,对于新歌的学习都要先预习或者先收集有关的资料,学生们都形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升上六年级了,学生们从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创造性思维也随之发展,所以他们对很多事物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对于一些新的事物,针对这样的心理特征,老师巧妙的让学生们课前去搜集有关茉莉花的资料,他们非常感兴趣;知识结构:学生们都有很好的音乐基础,因此学习本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老师在考虑到他们能力的同时,巧妙的设计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音乐学习的情境。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一.教学中可将三首在不同地区流传的《茉莉花》进行对照比较,让学生感受它们在风格上的差异,并初步了解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和认识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的混融性。二.将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介绍给学生,是为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欣赏对比,使学生能感受到民歌与歌剧音乐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三.此外《茉莉花》还被改编创造成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如: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上由中央民族乐团演奏的民乐合奏《茉莉花》(刘文金编曲)、丝弦五重奏《茉莉花》等等。可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茉莉花》在国内文化交流中所产生的影响和地位,使他们对《茉莉花》的认识得以升华。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风格特征。教学中可将与歌曲相关的人文地理等知识引入到教学中来,使学生能自然地进入到歌曲的情境中去体验歌曲的风格特征。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展示并播放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女孩儿演唱的《茉莉花》片断。观看欣赏1.通过画面作以提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这些仪式和场景中选用这部作品。2.使学生了解《茉莉花》具有浓郁的东方风情和中国特点,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并广为流传。二、欣赏《茉莉花》与活动1.历史简介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2.出示问题,聆听鉴别问题: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讨论分析三首民歌的相近之处与不同之处,归纳其地方风格。(填空)3.介绍小调4.引入并欣赏《东边升起月亮》5.介绍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1858—1924,意大利作曲家,代表作品:《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多特》等1.学生练习(1)旋律音调夸张、风趣,体现了粗犷豪爽的风格;(2)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3)旋律音调明快,具有叙述性,体现了刚直、爽朗的风格。2.归纳讨论三首《茉莉花》的相同之处(学生讨论归纳)a,名字相同b,都是民歌c,速度都一样,都是中速d,都由女声演唱1.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风格特征2.了解《图兰多特》的故事梗概3.让学生了解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三、拓展播放课件1.2008年在中国举行的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茉莉花》教学设计与反思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