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__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①。暂去还来此,幽期②不负言③。注释:1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2幽期:再访幽居的期约。3言:指期约;不负言:决不食言。A:推B:敲【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诗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的作用(意境、感情、艺术效果)【答题模式】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或运用了×××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热身体验清平乐清平乐(yu(yuèè)·)·村居村居辛弃疾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ǎo)o)。。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同“无”)赖,溪头最喜小儿亡(同“无”)赖,溪头卧卧剥剥莲蓬。莲蓬。“溪头卧剥莲蓬”中“卧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法吗?为什么?参考答案: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参考答案:我同意此说法。“卧”,即“躺”(趴),(第一步)它描写出了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模样,(第二步)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第三步)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6分)链接高考(2007·广东卷)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注:林景熙,南宋末年爱国诗人汀:水边平地,小洲。参考答案:答:①穿,穿行;数,查点(细数)。②诗人独自穿行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闲坐时百无聊赖“数”起了飘飞的萤火虫。③“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链接高考2巩固训练听筝听筝柳中庸柳中庸①①抽弦促柱抽弦促柱②②听秦筝听秦筝③③,无限秦人悲怨声。,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谁家独独夜愁灯影?何处夜愁灯影?何处空空楼思月明?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注:①①柳中庸,唐代诗人,多作边塞诗。②②抽弦促柱:弹筝的特殊动作抽弦促柱:弹筝的特殊动作③③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发音凄苦。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独”是单独(独自、孤独),描写了一个在夜晚孤独地坐在灯前哀愁叹息的形象,“空”是空寂(空荡),描写了一个伫立在空荡的楼头望月思念远人的形象;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抒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问: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链接高考2011·天津卷参考答案:“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巩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