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心愿》教学反思江彩琴《月亮的心愿》这篇童话故事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先写月亮为了孩子们的郊游,希望太阳公公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接着写月亮为了让珍珍照顾病中的妈妈,又建议雷公公让明天下雨;两天后,是一个艳阳天,所有的孩子都参加了郊游。本文借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放弃郊游的事,赞扬了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既有童趣,又极富人情味,寓孝敬父母、体贴长辈的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进一步深化了本组关爱家中每一个人的主题。本课的教学目标除了认字写字外,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每一位孩子都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中成长。然而父母对孩子关心的话语、无私的奉献又有多少被孩子领悟?我们许多孩子不仅不会感爱父母的爱,甚至把父母的关怀看作罗嗦。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联系自已的生活实际,回忆妈妈对自已的爱,实质也是在教育学生要留心观察、用心感受,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心教育。将来懂得回报父母,回馈社会,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在本课教学中,不足与疑惑的地方是:1、学生读的形式单一,读得不够、不透,教师的指导朗读太少,应让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读中悟,悟中读。本文虽是个童话故事,可思想内容却很丰富,思想寓意也很深刻。2、作为一年级7周岁的小学生来,应理解到什么程度,在课文分析角度方面,应如何去把握呢?在识字写字的把握方面,如何能更均衡一些呢?我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地思考、探索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