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试题7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财政是下列哪两种范畴的统一()A.政治范畴和经济范畴B.历史范畴和政治范畴C.历史范畴和经济范畴D.社会范畴和历史范畴2.在封建社会产生的财政范畴是()A.王室土地收入B.军赋收入C.贡物和掠夺收入D.专卖收入4.在社会总产品各项扣除中,马克思没有包括()A.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B.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C.公共事业经费D.国防费用5.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是增加社会产品价值构成中的()A.c部分B.v部分C.m部分D.c+v部分6.下列各项中不与财政直接发生关系的是()A.社会保障B.社会互助C.社会救济D.社会福利7.最能保证财政收入稳定性的收入形式是()A.税收B.国有资产收益C.债务收入D.规费收入8.按计税依据分类,可将税收分为()A.从价税与从量税B.价内税与价外税C.直接税与间接税D.国内税与涉外税9.有利于贯彻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的税率是()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C.累退税率D.定额税率10.下列税种中,属于流转税类的是()A.营业税B.契税C.土地增值税D.印花税11.我国1950年发行的公债的名称是()A.人民胜利建设公债B.人民胜利实物公债C.人民胜利折实公债D.人民胜利公债13.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的依据是()A.收支平衡原则B.财政效益原则C.财权、事权统一的原则D.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14.财政投融资主体为()A.政府B.企业C.居民D.国外公司15.社会经济关系的实质是()A.价值规律B.互补关系C.利益关系D.补贴关系16.以融物形式达到融资目的的筹资方式是()A.借贷B.抵押C.透支D.租赁17.创立“有效需求”理论的学者是()A.哈森B.科林·克拉克C.凯恩斯D.萨谬尔森18.包括债务收入在内的财政收入不能抵补财政支出而出现的赤字称()A.软赤字B.硬赤字C.赤字货币化D.赤字债务化19.决定中央预算预备费动用的权力属于()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财政部D.全国人大常委会20.国际上公认的外债偿债率最高不超过()A.15%B.30%C.25%D.40%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支出主要包括()A.国家行政支出B.军事支出C.社会福利支出D.教育支出E.经济发展支出2.下列哪些公债是按公债本位划分的()A.国内公债B.国外公债C.实物公债D.普通公债E.货币公债3.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A.无偿性B.强制性C.社会性D.固定性E.补偿性4.经济衰退时期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方法有()A.减少开支B.增加政府开支C.增加税收D.降低税收E.增加政府开支同时降低税收5.我国拟开征、尚未开征的税种有()A.遗产税与赠与税B.特别烧油税C.证券交易税D.社会保险税E.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6.下列国债发行方法中,哪些属于公开发行方式()A.由财政部直接向社会发行B.采取强制性摊派方式发行C.政府委托银行代售D.在金融市场上出售E.由中央银行承购后再向社会转售7.下列支出项目中,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A.政权机构执行公务的费用B.公务员工薪C.支付国债利息D.财政补贴E.基本建设投资8.广义的财政收支范围包括()A.国家预算收支B.预算外收支C.国有企业财务收支D.国有银行信贷收支E.制度外收支9.经批准的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进行预算调整是指()A.原批准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B.原批准预算的总收入超过总支出C.原批准预算举借债务数额增加D.原批准预算举借债务数额减少E.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进行税收返还10.我国复式预算制度的内容应包括()A.政府公共预算B.政府采购预算C.国有资产预算D.社会保障预算E.国家财政投融资体系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目,每小题3分,共12分)1.财政支出的规模2.社会保障3.国际税收4.国民收入分配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2.简述公共产品及其特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