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华阴市华农学校李晓梅“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新课程标准把这样的课程理念置于十分突出的位置,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足见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音乐学习的动力,也将影响儿童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上的表现与发展。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经说过:“固然一个蹩脚的指挥会令人失望,但一个糟糕的音乐教师会整整30年将30批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统统扼杀掉”。新教育体制改革下的音乐教学,要求我们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要求我们尊重所有的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他们在无限欢乐中探索音乐天地的奥妙,在音乐美的艺术氛围中感悟人生,在师生和交融中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出让每位学生从兴趣入手,在音乐学习上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小学生天生好玩、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总是喜欢通过肢体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教师应该培养孩子们自由表达的能力与胆量,让他们大胆的“说起来”、“动起来”、“跳起来”。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动脑,愉快的迈进音乐的殿堂,营造一个轻松而愉快的学习乐园,让孩子们不仅学到音乐知识、技能,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大鹿》这一课中,在第二课时我把学生分为四个大组,根据歌词情景再现,模仿小兔、猎人、大鹿的形象,有学生扮演大鹿的房子,茂密的大树,盛开的花朵,利用老师准备好的道具,鼓励孩子们大胆的进行创编和表演。这个环节使全体学生在充满兴趣而愉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去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完整地学唱好歌曲。所以创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是引导孩子喜欢音乐课、对音乐课感兴趣的环境基础。二、抓住学生好奇心这个心理特点,创设感兴趣的音乐意境“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好奇心是儿童十分宝贵的内在素质,他们天生就有对动听、悦耳音响的好奇心,成人司空见惯的现象,对儿童来说很可能完全是新鲜的。我们教师要通过良好的身体语言,动作语言、神态语言等创设好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情景,在音乐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发挥他们对音乐的美感与兴趣,让他们自然的参与体验,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形成良好的兴趣品质。例如:在四年级《我的家在日喀则》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穿着藏族服迎接学生,学生都好奇的看着老师:“老师穿的是什么衣服啊?好漂亮。”有同学就迫不及待的说“我知道,是西藏服。”播放背景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老师:“同学们想不想到西藏去玩呢?老师先就带同学们去哪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那里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然后出示课件。同学们热心沸腾,议论着“他们的服装真漂亮;舞蹈真好看;服饰真美;他们爱吃羊肉、抓饭、奶茶......”采用这些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沉醉在音乐意境中唱好歌曲。三、激趣导课,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愿望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通向学习新歌的桥梁,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几年的音乐教学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教授新课导入方法:故事导入法,猜谜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看图导入法,意境导入法等,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唱歌课《嘀哩嘀哩》的教学中,我运用了提问、看图、意境、故事四种导入法。师:“有一个可爱的小花籽在找春天姐姐,可是春天姐姐到那里去了呢?一会请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告诉老师。”多媒体图片各种图片展示。(冰雪融化、小河流水、万物苏醒......)生:“我听到了流水和小鸟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