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河南最美教师颁奖典礼》心得体会观看2016年最美教师颁奖典礼心得体会观看颁奖典礼的过程中,我一直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各位“最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和鼓舞了我。当我因为工作深感疲惫的时候,在祖国的许许多多角落里,还有这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还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人。他们充分印证了教师是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形象,燃烧自己的能量点亮了学生的梦想,陪着学生成长,这种平凡中见不凡、普通中见崇高的精神,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最美教师”可敬、可亲、可学、可爱的良好形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这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来自天津大学的陈予恕教授的事迹。他从教60年,带出了四代研究生和近百名博士生。他曾经主持中国一般力学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创造了4亿多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是一位把一生都奉献给科学和教育的可敬老人。陈先生年轻时求学之路颇为动荡,1931年出生于山东肥城一个贫苦的家庭里,经历过日军侵华,甚至一度辍学,1958年国家因为人才紧缺决定派遣留学生赴原苏联学习,他考取了赴苏公费留学生。在原苏联科学院机械研究所动强度研究室,他选择了非线性振动这门新兴学科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个选择成为陪伴他一生的学术研究。辗转流离的求学经历,让陈予恕对于国家一直怀着一颗感恩之心。这也影响到他的研究方向。作为工程非线性振动专家,陈予恕做科研的态度一直是:要做对国家有用的研究,理论要能指导实践。从解决选矿厂大型共振筛的异常振动难题,到主持开展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研究、为治理大型火电机组的重大振动故障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再到近年来开展的航空发动机的振动问题研究,他的目光一直紧盯着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如今,85岁高龄的陈予恕仍然没有离开讲台,仍然在向人间播撒知识的种子。2015年,他组织参与了航空发动机安全运行基础的“973”项目;2016年,他牵头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然而对于60年的“工作第1页共2页成就”,陈予恕院士自己却说:“60年的工作和学习,虽然说起来,我也够努力,但是总感觉到自己取得的进展和成就不够让人满意。如果说做了一点成绩的话,应该归功于国家的培养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始终是怀着感恩的心情来学习和工作的。现在,适逢学科发展的大好时机,我本人将继续努力,一直到我生命最后一刻。”这既是陈教授对自己过去85年生涯的总结,也代表了他对未来的期许。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学记》中曾说过“亲其师,信其道”,此乃中国教坛上的一句古训。在教育中,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爱与责任是教育永恒的灵魂.我们要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现在从事的正是一份有爱的工作,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学生的努力、家长的期待,正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我们是一群幸福的人。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工作,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个个都会是“最美教师”。让我们怀着爱工作吧,坚持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将责任、奉献精神化为自觉行动,坚守平凡的岗位,怀有一颗关爱之心,善待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让“最美老师”的精神继续传遍全国各地。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