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回顾请同学们回忆第23课所学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时间外交成就意义建国第一年1953年1954年1955年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949-1956)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同苏联等17国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70年代外交的重大突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中日关系缓和外交成就:整体感知自学指导一•阅读教材第一个子目,回答问题•1、你知道联合国吗?何时成立?这里为什么用“恢复”而不是“加入”?谁长期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为什么?•2、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经过、意义。问题1: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材料材料11材料材料22结论结论材料材料11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落成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材料材料22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美国霸权地位衰落毛泽东明确表示,要去,为什么不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2)美国霸权地位衰落(1)中国国际地位提高(3)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结论结论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国的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当西方记者问乔冠华此时此刻有何感想时,乔、黄二人以开怀大笑回答了他们。五星红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升起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同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学指导二•阅读教材第二个子目和“学思之窗”,回答问题•1、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2、中美关系改善的经过•3、中日建交概况•4、中美建交和中日建交的意义美国:中国:“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与苏争霸处于守势地位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利于改善国际地位利于解决台湾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时间事件意义1971.4美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1971.7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1972.2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重大突破,正常化开始1978.12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1979.1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过1.试探之旅--“乒乓外交”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斯廷霍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来访的美国代表团。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中美关系“解冻”当时正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后十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乒乓球在中美建交史上扮演了“破冰者”的角色。而庄则栋是“乒乓外交”中的关键人物。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2.旋风之旅--基辛格秘密访华基辛格秘密访华时与周恩来握手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1972年2月21日,北京机场,周恩来迎接到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周恩来“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回忆录》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