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特色”学校发展规划2013年9月—2016年8月(第一稿)襄阳市襄州张湾办事处中心小学2013、9、15一.基本情况表表1:学校概况名称:襄阳市襄州张湾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建校时间:1938年校长:书记:等级:办事处中心小学性质:公办电话:15727102553教职工人数:81在岗教师数:63学生数:1355班级数:22地址:航运路邮编:441104联系人:手机:电子邮件:ghl718@163.com表2:学校领导基本情况(略)二、现状分析(一)概述我校创办于1938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2012年7月,学校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立君子之品,养浩然之气”的办学理念。意在三年的研究中,努力开展学校研究性变革实践,并在领导管理、课堂教学、学生工作、特色建设各领域实践中逐步转化。以争创“特色学校”为目标,在全员、全域投入的现状下,扎扎实实,深化研究,在累进发展中实现学校的整体转型。(二)优势与潜势优势:1、学校管理与领导团队建设。(1)领导团队富有活力。学校现有中层以上领导8人,皆为市区骨干教师,有较强的研究意识与能力。校级领导2人,平均年龄36.5岁,校长去年7月刚调入,对学校情况还在了解磨合中,学校副校长今年新任,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与变革意识。中层团队6人,平均年龄38岁,结构合理,各成员风格、性格、能力多元互补。尤其是第一责任人的角色意识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增强。基层教研组、年级组长经过多年历练,队伍相对稳定,角色意识较清晰,并在日常管理中发挥着作用。(2)学校管理呈现了规范、高效,执行力强的管理文化。使学校始终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前行。(3)在变革实践中逐步明晰了学校“立君子之品,养浩然之气”的办学理念。对理念内涵进行了解读,初步寻找到了理念在实践中转化的要素与策略。2、课堂教学与教师发展。(1)教研组的职能逐步丰富和清晰。教研组长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有所提升,从预设分-2-工-活动研讨-反思积淀,对每次研究活动有了过程意识,能积聚资源。各教研组“关注日常,提升质量,形成文化”的方向逐步明确,各学科形成了一些专题研究成果。(2)课堂教学逐步有了开放意识、重心下移意识、资源捕捉意识。学生的倾听、互动等课堂新常规培养有了一定的效果。加强了备课研究,有了设计、活动、评价一体化的意识,重视了前移后续的改进。3、班队建设与学生成长学生工作从岗位建设、班级文化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整体展开探索,逐步明晰了学生发展的培养目标,有了一定的资源集聚和融通意识,初步形成了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及校外基地的联通育人平台,打造了一些德育品牌项目。重视研究,形成了一些具有学校特色的队伍培养机制,年级组的担当能力得到强化,班主任的整体策划和序列推进意识增强。4、特色与文化建设。“君子”文化正在成为一种励进力量。确立了“立君子之品,养浩然之气”的办学理念及“君子文化”办学特色方向,提炼了“传承、创生、滋养、绽放”的核心文化,借助学校改进建设,在视觉和行为上进行了一些重建和外显。(三)问题与不足1、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领导团队有了“促进人主动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意识,但在实践中引领及转化的意识与能力不够。审视学校现有制度,过于庞杂,需要梳理,尤其是激发内驱的激励性制度需要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形成。管理重心下移还没有能够下到最基层,尤其教研组的组织策划及团队研究能力还需要提升。尤其是评价反馈与激励完善的发展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以激发团队及个体的成长内驱。2、课堂教学与教师发展日常教学与研究存在割裂现象,导致一方面研究不够系统、深入,呈现点状,另一方面还没有做到真正日常;教师研究能力不够强,整体的主动性和内驱力不足;骨干偏少,且学科之间的变革性实践存在差异,数学、英语学科相对较强,语文、综合学科较弱,缺领军人物;课堂教学在朗读、写字等技能训练及学生常规培养上较扎实但总体开放灵动不够,也导致学生在思维的灵动上不够。3、班队建设与学生成长学生工作的品质急需整体提升。班主任队伍的不稳定导致班主任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制约班级建设和专业提升;学生群体的来源多元,使能级培养、养成教育等面临分域、分层及总体推进的挑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