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考情专能提升——重点题型突破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题型例解】下列所列举的调查活动或实验,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①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②在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③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④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A.①②③B.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该题考查种群数量的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群落中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属于常规实验的考查。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的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导致酵母菌贴试管壁的个体被忽略,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比实际结果偏小;在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开灯会导致捕获到的动物种类减少,最终使实际结果偏小;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鲤鱼身上标志物脱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到的标志个体减少,但根据公式标记比例不变,所以求得的该种群生物总数变大;用样方法求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如果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数,导致统计的个体数减少,故种群密度比实际结果偏小。【答案】C【方法技巧】取样法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取样器抽样检测法适用范围植物、活动范围小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土壤或培养基(液)中的微小动物或微生物微生物种群密度方法步骤(1)随机取样;(2)计数每个样方个体数;(3)求解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是该种群的种群密度(1)在被调查范围内捕获一些个体并做标记后放回;(2)一段时间后重捕;(3)如下公式计算:初次捕获个体数/个体总数=重捕标记(1)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2)在实验室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计数1mL菌液的总菌数=(A/5)×16×10000×B(A为5个方格中总菌数,B为稀释倍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注意事项必须随机取样(1)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2)标志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没有伤害有较强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的土壤中动物抽样时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技巧试用】1.(·烟台四校联考)“”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故标志重捕法不适合作为土壤动物丰富度的调查估计方法。]2.(·银川、吴忠联考)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D共4组实验,用1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实验组ABCD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4.04.00.80.8培养液体积/mL200800200800(1)图中曲线①、②和③分别是________组、________组和________组的结果。(2)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________。(3)D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________。(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分析题图,由于A、B组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高于C、D组,故细胞密度应高。另外由于B、D组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供氧较少,故与A、C组相比其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时间要长;实验过程中,计数的正确做法应是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对培养后期的样液应稀释后再计数,实验结束后,对血球计数板应浸泡和冲洗,而不应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答案(1)BAD(2)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氧较少(3)葡萄糖浓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