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孩子学习的兴趣有许多人说:“现在努力学习的孩子很少。”这话难以置信。日本教育家铃木认为:“没有培养好孩子的大人首先不要发牢骚,应该分析一下没有培养好孩子的原因。”从孩子“缺乏兴趣”这一角度认真分析就可明白其原因。这并不是孩子们不努力,而是因为他们的努力难以得到对孩子苛刻要求的父母真诚的肯定。所谓天才,通常是事物都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满腔的热情。而凡是仔细观察过孩子的人都回发觉,孩子只要不是傻子和白痴,他们都极易对事物产生兴趣和热情。也就是说,孩子天生就具有对某写方面或某一方面事物的强烈热情,他们一但对某一方面或某一些事情入了迷,就会以惊人的勤奋和毅力去从事它。一旦他们不入这一轨道,就会遵循雷马克所说的“使用就会发达”的规律,使其能力得到惊人的发展。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家庭往往认识不到培养和爱护孩子兴趣与热情的重要性,大多数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很少有得到顺利的环境,许多家庭往往在孩子的兴趣和热情的幼牙刚刚出土时就将其踩掉,再冒出来时就再伸出脚将其踩掉,使其很少有顺利发展的机会。其结果,天才便寥若晨星。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幼年阶段对周围事物产生好奇、发生浓厚的兴趣,可能是终身成就的源泉。兴趣是儿童对某种事物探索的欲望,有了探索欲望,孩子就会从内心的深处去研究他喜欢的事物,才会不知疲倦、乐此不疲。大家可能认为天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儿子除了坐在书桌前面,其他什么也不干,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用威特的话说,儿子坐在书桌的时间比任何孩子都少。他把大量的时间尽情地花费在了玩耍和运动上,他是一个非常健康活泼的孩子。在学习方面,他除了学会外语以外,还轻松顺利地学习了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既轻松愉快又学到如此丰富的知识,老威特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威特的教育秘诀,在于唤起孩子的兴趣和让孩子提出问题。当小威特提出问题时,他总是给予该科鼓励,并耐心回答。在给孩子解答问题时,威特的说明并不是难懂的,而是冲分考虑孩子在现有知识下,是否能完全加以接受。更难能可贵的是,当问到连自己也不懂的问题时,老威特就干脆回答说:“这个爸爸不懂。”于是两人就要求翻书,或者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从而也就给小威特灌输了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对小威特的教育中,他坚持竭力排斥那些不合理的和似是而非的知识。在现时中我们发现,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他们向大人提出的问题也开始越来越多,而且千奇百怪。但是大数父母不仅不为孩子所提出的问题都是敷衍一下,并不是给予耐心的说明和解释。正是他们使孩子的潜在能力喀什、枯死之后,到孩子上大学才大惊小怪地叫嚷:“为什么我的孩子成绩这样糟糕呢!”但这些父母从来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因此,父母必须认识到爱护和激发孩子兴趣的重要性,而且还必须明白孩子越大就难以具备强烈的兴趣和强烈的热情。这是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兴趣的幼芽可能会一再遭到践踏,这样,他们的年龄越大,兴趣和热情被践踏和泯灭得越厉害,因此有必要给孩子实施早期教育。孩子越大,不仅在性格上越难具有对事物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他们的潜在能力天赋,得以发挥的余地也会越小。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幼年阶段对周围事物产生好奇,发生浓厚的兴趣,可能是终身成就的源泉。发觉,培养并赏识孩子的兴趣是父母应尽的义务。白银区第一小学:陈其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