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之四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课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全文结构清晰,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自然段,主要写叔叔们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部分是三至六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主要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整个过程分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三步。第三部分是第七自然段,主要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教学时,我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对蝉并不是很熟悉,也许根本就没有捉蝉的经验,更别说去观察蝉儿脱壳的景象了。因此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借助文本让学生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以及背诵,并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写作手法,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过程的奇特动人。教学难点:通过文本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有趣,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一、导入1.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注意“壳”的读音)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词吗?你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词的本意以及“三十六计”中“金蝉脱壳”的故事。)二、初读课文1.师范读课文,生思考: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呢?(本课写金蝉脱壳这一实实在在的过程,蝉儿将蝉壳脱去的过程。)2.检查字词。出示:柿子搜索躲藏颜色花椒籽配合协调趴在肚子恢复3.以第四自然段为内容,检查学生朗读情况。三、默读课文1.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写“我”观察到的金蝉脱壳的过程?(3.4.5)2.其他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第一段(1-2)写叔叔们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段(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第三段(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四、学习第一段1.过渡:以往上课,都是老师提问,同学们来回答,今天我们换个方式,由同学们提问,老师来回答如何?2.自由读课文第一段内容,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3.学生提问,师生交流,共同解决。4.重点理解:“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5.指名朗读,找出里面的动词,说说你的理解。6.因此,作者不得不感叹:“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7.齐读1-2自然段。五、课堂练习1.组词搜()躲()椒()协()艘()投()叔()办()2.照样子写词语依依不舍()()()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过程的奇特动人。2.通过文本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有趣,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在文中,作者感叹道:“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这”指的是什么事情?2.除此以外,文中还有个感叹句,你能找出来吗?3.出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指名读。4.从这两个感叹句中找出两个词语来形容金蝉脱壳的过程,就是“神奇有趣、奇特动人”。二、讲读课文第二段(一)默读课文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金蝉脱壳的过程的?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2.交流:(师相机板书)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二)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有趣”“奇特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阅读感受。1.生自读,圈画。2.交流(1)交流时,我们可以按照作者的描写顺序来说,请位同学先来说说蝉脱壳前的情景。把你找的语句读一读。(2)学生朗读并出示:“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停在那里不动了。”说说你读后有什么感受?(3)谁再来读一读,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你们看到了什么?(4)我们知道是叔叔们激发作者去看蝉脱壳的好奇心的,如果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