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乘法估算(三备)四年级学科:数学课题乘法估算课型准备课+展示课集备时间:2013年10月日星期主备人:潘喜定学科组员:郑莹潘喜定张秋菊何秉华石峰蒙源覃海宽张慧韦凤玲莫华学科组长:何秉华三备人:潘喜定【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三单元P60【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难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教学内容提要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预设点拨问题课前预习写在练习本上(全班)布置预习:预习课本P601.从例5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2.一套车票和门票49元这句话表示什么意思?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应该准备多少钱?怎么列式?3.写出你的估算估算过程。(写两种以上)4.在这些估算方法中,你认为哪种估算方法更适合本题?为什么?5.填一填:78X62≈()199X31≈()402X98≈()一、课内知识本单元是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二、探讨的重点问题1.乘法的估算方法是什一、导入新课4分学生汇报(个人)独立完成,个人汇报一、复习导入;秋天的景色很美,现在秋天到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去秋游,在秋游之前,我们先到超市选购些食品。你打算带多少零花钱去选购?请写在卡纸上。(出示超市场景)。师:你买些什么?估算一下大约要花多少钱?你准备的钱够吗?1学生进行口头估算并反馈。师:刚才,我们在计算钱数时,用到了加、减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需要用“乘法的估算”来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乘法估算)么?2.在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二、学习目标1分明确目标(小组)出示目标:1.乘法的估算方法是什么?在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三、小组学习+展示18分个人汇报合作交流(小组)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个人-小组)小组汇报(小组)布置任务+提出讨论问题+板书+预设+点拨+小结学习例5.一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应该准备多少钱?1.读题理解题意:一套车票和门票49元这句话表示什么意思?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应该准备多少钱?怎么列式?你会估算吗?2.请在卡纸上估算一下。3.个人汇报:【预设1.】。方法一:49×104≈5000(元)↓↓50100【预设2】。方法二:49×104≈5500(元)↓↓50110方法三:49×104≈5250(元)2个人汇报小组交流,汇报↓↓501054.在这些估算方法中,你认为哪种估算方法更适合本题?为什么?(小组内交流然后把它写在卡纸上)【预设1.】。组: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0,50×100等于5000,计算很方便。师板书:计算很方便追问:你们同意他们小组的说法吗?为什么?【预设】第一种方法,它只把一个因数看小,另一个因数还是看大一点点的,估算出的钱数不够,这样,在估算的结果上,再多带一些钱,才可以。【预设2.】组:第二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10,两个数都看大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50×110等于5500,肯定大于49×104的结果,还有多余的一点钱,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师板书:符合实际【预设3.】组:第三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5,两个数都看大了一点点,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50×105等于5250,与准确值很接近。师板书:接近准确值师:同学们都各有自己的想法,这很不错。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根据实际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