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参观军事博物馆有感VIP免费

参观军事博物馆有感_第1页
1/4
参观军事博物馆有感_第2页
2/4
参观军事博物馆有感_第3页
3/4
参观军事博物馆有感彼时战火,此时祥和——参观军事博物馆有感自小便对历史军事倍感兴趣的我,在老师留下此次作业之后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此次游览的对象——军事博物馆。不能说心情是不激动的,从初中到大学,身为一名文科生,将近代史翻来覆去地学了好几遍,高考历史科目也得了高分,可是心里总是空落落的。书本上的东西是死的,是不全面且具有倾向性的,我一直期望着可以去真正的展览馆看一看,亲身感受到那硝烟战火沉淀后的悲壮和精华。五月一号,一个有着明媚的好天气的日子,我与朋友一块从无比拥挤的地铁一路被“挤”到了军事博物馆。早已知道军事博物馆是不收费的,但时值五一,去参观的人没有我想象地那么多。也许是大家早就对那段历史不感兴趣了罢,而且身边有好多哭闹不停的小孩子和身上背着许多零食饮料的家长。心里挺不是滋味,那么小的孩子能懂得那段沉重又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历史么,他们大概只会惊讶于博物馆一层那些相对于他们很巨大的坦克和导弹了吧。牢骚少发,回归正题。军博是中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4万多平方米。主楼高94.7米,中央7层,两侧4层。大楼顶端的圆塔,托举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徽,它直径达6米,经周恩来总理特批500两黄金,采用鎏金工艺制成它凌空高耸,金光闪闪。高达4.9米的铜门,是用福建前线参战部队送来的炮弹壳熔铸而成的。正门上方悬挂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金字铜底巨匾。大门两侧竖立着陆海空三军战士和男女民兵两组英姿勃勃的汉白玉石雕。全馆有22个陈列厅、2个陈列广场。陈列厅高大、宽敞、明亮。沿所有展览场地绕行一周,长达12公里,就其规模而言,为国内外少有。伴随着国家改革和建设的脚步,在它的周围,建立起了中华世纪坛、中央电视台和西客站,把它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摘自百度百科)。军事博物馆基本陈列第1页共4页有土地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全国解放战争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古代战争馆、近代战争馆、兵器馆、礼品馆等许多馆。参观当日并没有临时展览的部分,所以我和朋友便从一层的土地战争革命馆开始旅程。中国的土地战争革命始于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黑暗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进行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也是共产党刚刚开始崭露头角的时期,所以在这个馆中陈列中突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确立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原则,开辟中国革命道路、开展革命战争和在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重要历史内容。这个馆是最引人注意的场所了,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被眼前那充满着硝烟战火色彩的军服、枪、炮、望远镜、医疗用具、通讯设备等等牢牢地吸引住了。看着这些武器和设施,我心中有着崇敬,它们经过了枪炮和敌机轮番的轰炸洗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和繁荣,现在它们功成身退,却没有炫耀只是躲在这里静静地等待人们的参观以得到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曾经操纵过它们的战士的肃然起敬。步入二层,我便看到了自己最想参观的——抗日战争馆,此馆主要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经过浴血奋战,推翻国民党政权黑暗统治,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史。陈列内容分为“争取和平民主准备应付内战”、“实行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举行战略决战”、“实施战略追击”5个单元。陈列内容突出展示了毛泽东等革命领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国民党军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逐鹿中原,决战辽沈、淮海、平津,强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光辉战斗历程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展示了革命先烈英勇捐躯、血沃中华的英雄事迹及人民群众对革命战争的支援。我没有勇气去细细观看“南京大屠杀”所在的那个单元,太沉重了。之前看过太多类似主题的照片展和电影,看过太多惨不忍睹鲜血淋淋的镜头,我没有办法看着与自己一奶同胞的中国人遭受如此的浩劫,即使是发生过的事情。这不仅仅是历史,第2页共4页这更是教训和催促国人向上奋发的最大动力,国家主权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参观军事博物馆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