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今小学生的学习中存在的问儿童时期是人格,智力和思维模式的形成是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但也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生命期间初步形成。因此,年轻的孩子们的教育直接影响人类生活的发展。传统的启蒙教育在我国重视发展儿童的头脑,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生活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几千年以来保持繁荣和稳定。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传统教育进行了反思,提炼积极因素,用现代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现今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传统启蒙教育对现今小学教育的参考及借鉴意义,旨在为我国教育方式的改和教育理念的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一、现今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存在的问题1.身体素质下降。中国年轻人的身体健康不容乐观,身体的耐力,力量,速度指数显着下降。在新课程改革中体育刚刚出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而不是“标准”,实际上是减少了体能训练标准。按照常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学生的身高,体重和体形发育指标,体育测试标准应得到改善。但实际的测试标准“新标准”是优于“老标准”的标准降低,小学和初中学生的体质在下降。另一方面,增加的速率近视引起我们的注意。根据最新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率在中国已位居世界第二。据“环球时报”报道,小学生近视率为28%,60%的初中生,85%的高中学生的近视率患近视的比率,大学生的近视率为90%,面对这样的严峻的形式,我们不得不担心国民体质。2.生存能力下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虽然极大地缓解了我国人口的压力,但也使得家庭子女减少,从而导致了大多数父母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从小到大,凡事都是父母做主,自己没有丝毫主见。另一方面,激烈的社会竞争又使得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理极为强烈,所以对孩子在学习上寄以很高的期望。除了学校学习外,许多父母还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课余学习班,占用了孩子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这种“生活上百般溺爱,学习上万种高压”的培养方式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及书呆子式的孩子。例如,据《羊城晚报》2010年9月13日报道,“9O后新生报到,‘大头虾’不少,小到通知书、身份证,大到大件行李等等都会丢,甚至还有‘丢人’的”。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在基础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3.人际交往能力差。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上下学时大多有家长接送,放学后基本上也没有与同学交往的时间,周末和节假El也都被各种辅导班和特长班所占据。可以说,学生的交际面比较狭窄,对友情、亲情等体验不深,往往会形成自私和冷漠的性格。这些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大多也不能妥善地处理家庭和社会中的种种关系,会严重影响到将来的工作和学习。4.缺乏社会责任感。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个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社会,这就决定了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必须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而基础教育的任务之一也正是要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但是现在,“功利主义”、“唯我主义”的不良思潮已经影响到了少年儿童,导致许多小学生思想冷漠,对同学缺乏关爱,对朋友缺乏信任,对社会缺乏了解,甚至对公益活动抱有一种厌烦和抵触的情绪。5.没有自信,没有抱负。自信心是促使学生进步的重要动力。但是,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越来越高和家庭、学校、社会等对小学生学习上所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小学生在学习上应接不暇,学习兴趣日趋降低,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种力不从心的失败感,导致他们丧失了学习生活所必须的自信心,从而也很难树立远大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