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玉石器基础知识试题A》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按地质矿物学界对玉的界定,玉有硬玉、软玉之分。硬玉主要指,产于缅甸;软玉主要指、、独玉、等。2、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是环太湖地区距今5300-4200年的原始文化,他的代表性器物有、等。红山文化是辽宁西辽河地区距今5000年前后的原始文化,它的代表性器物有、等。3、用玉作为剑上的装饰物称玉剑饰,有、、、四种。四种装饰物同时装饰于一支剑上的,称作。4、“玉不琢、不成器”。琢玉的主要过程有、开料、、土坯、细琢、、抛光。5、汉玉纹饰中有细如发丝的阴刻线,习称。6、《周礼》中记载的“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这其中“六器”分别指的是璧、、圭、璋、璜、。7、元代对大型玉器的制琢有许多代表性的实物,现存北京北海的,是此时期最具杰出成就的器物。渎山大玉海二、选择:(每题1分,共10分,单项或多项选择)1、玉带钩是服饰用玉之一,它最早的出现和使用是在()A、元代B、明代C、新石器时代D、战国时代2、所谓“汉八刀”的技法是指一种雕工简练、粗犷的琢玉工艺,它的代表性器物有()。A、玉翁仲B、玉握C、玉蝉D、玉佩3、玉带饰是服饰用玉之一,它开始起用于()。A、北朝B、唐代C、明代D、清代4、春水、秋山题材的玉饰是少数民族春秋二季狩猎生活的真实反映,它主要见于()。A、唐代B、辽代C、明代D、清代5、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苏州专诸巷的著名玉工有()。A、鲍天成B、朱碧山C、陆子冈D、贾铨6、清代中期,痕都斯坦玉器对内地影响很大,其玉器称为西蕃作,主要产生于()。A、俄罗斯B、伊朗C、印巴克什米尔地区D、罗马7、清代中期的雕玉工艺是历史鼎盛时期,原因之一是当时国力强盛,尤其是乾隆平定新疆,出产于新疆的和田玉源源不断地进贡清廷,平定新疆是在()。A、乾隆24年B乾隆25年C、乾隆50年以后D、乾隆30年8、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二氧化硅B、一氧化硅C、三氧化硅D、四氧化硅19、禁止“珠襦玉匣”的是()。A、汉武帝B、魏武帝C、魏文帝D、晋文帝10、清代攻雕大型或巨型玉器作品,主要出自()玉师之手。A、南京B、苏州C、扬州D、杭州三、判断:(每题1分,共10分,请在题后括号内划“√”或“×”)1、玉带饰上雕琢西域伎乐人物图案的主要是汉代。()2、清代玉制器物之中,有许多大型玉山子,如“大禹治水”、“渎山大玉海”山子。()3、在明一代、自永乐以后玉带制作数量极大,规定很严,一般为三十块一副。()???4、玉圭、玉璋是古代上层贵族举行祭祀、朝聘、殓葬等重要活动使用的礼器,在夏商周时期最为流行。()5、《尔雅》云:“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环;肉好若一,谓之瑗”。()6、所谓“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主要是流行于汉代。()7、绿松石在新石器时期就与青玉、玛瑙等玉石一起用作装饰品,在甘肃永靖齐家文化遗址和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8、蟠虺纹是明代晚期代表性的纹饰之一,又有称之为卧蚕纹、蟠螭纹、勾云纹等。()9、寿山石是田黄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之王”尊号。()10、隋唐宋辽金石古代玉器演变的重要转折期,标志着玉器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四、问答:(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中国当代仿古玉器制作的情况和特点。2、简述宋代玉器的分类和基本特征。22007年《玉石器基础知识试题A》答案一、填空:1、翡翠新疆和田玉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辽宁岫岩玉(后4个答案中答出任意3个均算正确)2、玉璧玉琮(玉钺)玉龙玉勾云形佩(玉箍形器)3、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玉剑珌玉剑具4、选材设计打磨5、游丝刻6、琮琥二、选择:1、C2、ABC3、A4、B5、C6、C7、A8、A9、C10、C三、判断:1、×2、×3、×4、√5、×6、√7、√8、×9、×10、√四、问答:1、答:当代仿古玉器制作主要集中在辽浙江、安徽、河南及上海、江苏等地区,其中:辽宁锦州地区主要仿制红山文化玉器;(1分)浙江杭州余杭地区主要仿制良渚文化玉器;(1分)安徽安庆、蚌埠地区主要仿制春秋、战国、两汉玉器;(1分)河南南阳地区主要仿制历代玉器;(1分)上海、江苏苏州、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