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电和磁第一节磁现象磁场郧阳区茶店中学公元1世纪初,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一、磁现象一、磁现象中国人很早就利用罗盘(指南针)在航海中指示方向。你还知道哪些?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1.若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可以不直接接触),我们就说物体具有磁性。各种各样的磁体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磁体分类:按形状:条形磁铁针形磁体蹄形磁体(U型磁体)按来源:天然磁体(铁矿石)人造磁体按磁性保持时间:硬磁体(永磁体)钢软磁体铁3.磁体上磁性最强的两个部位叫磁极。(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南极或S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北极或N极。演示1如果磁体被分割成两段或几段后,每一段磁体上是否仍然有N极和S极每一段磁体上仍然有N极和S极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下列表示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像中正确的是()ABCDD如图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一端吸引着一个较重的铁钉,若另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S极与原来磁铁的N极靠拢时,则出现的情况()A.将铁钉吸得更牢B.铁钉落下C.铁钉尖端将吸向右端的铁钉D.铁钉尖端将吸向左边的铁钉SNSND4.磁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演示2有甲、乙两根形状完全相同的钢棒,当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一端时,乙按如图方式转动起来,则可判断()A.一定是甲棒有磁性,乙棒无磁性;B.一定是乙棒有磁性,甲棒无磁性;C.甲、乙都一定有磁性;D.甲、乙都可能有磁性。D5、判断磁性的方法:a、根据磁铁的吸铁性判断b、根据磁铁的指向性判断c、根据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小宇同学为了检验某根钢条是否具有磁性,它将钢条的A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发现它们相互吸引;当仍将钢条的A端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发现它们仍然相互吸引,则()A.钢条A端为南极,另一端为北极B.钢条A端为北极,另一端为南极C.不能确定钢条是否具有磁性D.钢条没有磁性D磁体带电体能吸引铁钴镍能吸引轻小物体有南北极之分,磁极不能单独存在有正负电荷之分,电荷能单独存在同名词及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排斥6.一些物体(铁钴镍)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N软铁棒软铁棒甲乙用磁体的一个磁极沿同一个方向多次摩擦钢针;用导线把铁棒等缠几圈,然后给导线通电;如图所示,磁铁吸引住两根铁钉的一端,那么两铁钉的下端将会()A.相互吸引,如图甲B.相互排斥,如图乙C.既不吸引,也不排斥,如图丙D.无法判断B三、磁场观察思考观察思考彼此不接触的两个磁体,通过什么发生作用?彼此不接触的两个磁体,通过什么发生作用?桌面上放一小磁针,用条形磁体绕小磁针转一圈,你观察到了什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桌面上放一小磁针,用条形磁体绕小磁针转一圈,你观察到了什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体间的作用就是通过磁场产生的.磁体间的作用就是通过磁场产生的.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磁力)的作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磁力)的作用.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一、磁场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针受到了力的作用。1.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称为磁场。磁体两极磁场最强,离磁铁越远,磁场越弱。二、磁场二、磁场将磁针放到磁体附近,磁针指向发生偏转,说明什么?思考2、磁场的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将几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的不同地方。(1)磁针所指的方向相同吗?(2)小磁针所受磁力的方向相同吗?(3)这样的现象反映了磁场有什么性质?3.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实验1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是不同的在磁体周围放很多小磁针。如果我们想知道磁体周围整个磁场的分布,要怎样做?在磁体上面放一块有机玻璃,玻璃上均匀地撒一些铁屑,轻敲玻璃,观察。实验2磁化后的铁屑就像一个个小磁针,在磁场的作用下,形象地显示出磁场的分布。磁化后的铁屑就像一个个小磁针,在磁场的作用下,形象地显示出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