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九建档培训材料建立普九档案是做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普九成果的载体。普九建档的总体思路是:不断完善普九建档软件系统,简化建档程序,提高建档质量。一、小表一:0-18周岁出生人口登记表1、出生人口登记表是以户籍及年龄为登记依据的。凡本学区(服务区)年满6周岁(出生年月为2006.9.1-2007.8.31)的儿童都要登记。为简便易行,可以把入一年级的新生数视为辖区内应入学人口数,但要以行政村为单位登记造表。可以把一年级新生学籍人数直接导入6周岁出生人口登记表(个别不足龄或超龄的情况要据实登记)。2、正确填写“学校”和“入学时间”。如果哪一级学生该毕业了,要正确填写“毕业时间”;哪一个学生在哪个年级停学了,要在“停学年级”栏标明;“三残”情况要在“备注”栏中注明。二、小表三:中学在校学生登记表小表九:小学在校学生登记表1、这两个表主要是对在校学生情况进行登记。学区的“本、外”:如果是本学区(即户籍在本学区)学生在本校就读的,就填“本”,如果是外学区(即户籍在外学区)学生在本校就读的,-1-就填“外”。2、新学年的学生情况登记,可在上学年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对增加(招生、转入、复学等)的学生要进行添加,对减少(毕业、转出、休学、辍学、死亡等)的学生要进行删除。三、小表二:中学在校学生统计表小表八:小学在校学生统计表1、对学生本学年度在校情况按年级分年龄进行统计。2、统计时间为当年9月20日。四、小表四:中学学生变动情况登记表小表十:小学学生变动情况登记表1、是对上学年度变动的学生进行单独登记。2、变动类型:⑴增加情况:转入、复学⑵减少情况:转出、休学、辍学、死亡五、小表五:中学辍学情况调查表小表六:动员辍学生情况登记表主要是对初中辍学情况及动员辍学生返校情况进行登记,突出控辍工作轨迹。六、小表七:中学教职工登记表小表十一:小学教职工登记表主要是对学校教职工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可在上年度登记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七、小表十二:6-15周岁三残儿童统计表-2-小表十三:6-15周岁三残儿童登记表主要是对三残儿童进行登记和统计,需要注意的问题:1、摸清实情,不要遗漏;2、要与0-18周岁少年儿童受教育情况登记表一致。八:统计大表一:0-18周岁人口受教育情况统计表对0-18周岁人口受教育情况进行统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5岁及5岁以下人口暂不登记,根据调查摸底,填出相应数字。2、6周岁人口数:由登记表2006.9.1-2007.8.31出生人口统计出来,现原则上由小学入一年级新生数字确定。3、本学年的7-18周岁人口数原则上由去年的6-17周岁人口数得来,个别农村户籍转往城市的人口和外地人口、死亡人口数均应去除。4、对去年的11周岁过渡到今年的12周岁,要衔接好。⑴农村学校由中心校进行分配,即上学年的小学六年级人口数要合理分配到本学年初中七年级。一部分农村小学六年级学生到城区上寄宿制初中,仍由农村初中登记人口数,算作农村学校七年级入学数字。⑵城区学校七年级(12周岁)人口数,只统计城区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人数,农村户籍及外地的寄宿制学生(即城区小学以外的小学毕业生)不算作城区初中(12周岁)人口数。5、14周岁过渡到15周岁,可以自然过渡。15-18周岁人口-3-受教育情况,要调查清楚,特别是初中毕业升学数字要搞准。统计数字要与登记表名单相统一。6、农村学校人口登、统表的填报:小学负责0-5周岁人口数字的填报、6周岁人口的登记和统计、7-11周岁人口登记表的变动调整和统计。初中负责12-18周岁人口登记表的变动调整和统计。中心校负责11周岁过渡到12周岁人口数据的分配与定位。九、统计大表二:普及程度统计表主要考察人口普及程度,从统计大表一统计而来。主要有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三残儿童入学率等。1、入学率:统计上学年和本学年两个学年度。小学应入学数为:6-11周岁适龄人口数。初中应入学数为:12-14周岁适龄人口数。已入学数为:适龄人口中已经入学的在校学生数,包括本在外的学生(户口在本地,入学在外校)。外在本(户口在外地,入学在本校)的学生不计入本校入学数。城区学校的本学区(服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