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燕萍【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从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快乐”,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最快乐?2、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有关快乐的文章,补充课题:给予是快乐的。3、那么,快乐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课题。4、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吗?生:什么是给予?生: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5、这些问题提得真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请同学们把书翻到本113页,自由读一读预习导读,看看学习这篇课文有那些要求。(指名回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那么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自字音认清字形,句子要读流利。(指名回答,请同学补充。)2、那么这件事让保罗明白什么呢?(指名回答:明白了给予是令人快乐的。)出示: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生齐读这个句子。3、是什么让保罗如此真切的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让我们来读1~12自然段。读后,请同学来复述这个故事。(指名学生讲故事。)4、在这些事中有哪些是让你或者保罗感到意想不到的呢?请同学们默1~12自然段,并用笔划出来,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5、交流:⑴出示: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保罗以为男孩希望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体会“睁大眼睛”和“惊叹”,为什么男孩会感到惊讶。小男孩吃惊仅仅是因为羡慕保罗有一辆这样的新车吗?让我们替小男孩说出心里的话。(指名回答。)是啊!保罗错了,小男孩不是希望自己也有这样一个哥哥,而是希望自己想当这样的一个哥哥。男孩从小就立志要在圣诞节为弟弟送上一辆新轿车,多么了不起啊。⑵“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生:我觉得这里让我感到很意想不到,保罗怎么会邀请一个陌生人与他一起兜风呢?保罗可能被男孩的语言给感动了。⑶还有哪些是让你意想不到的呢?生:保罗把车开到小男孩家门口,以为男孩是想在伙伴面前炫耀自己坐着一辆漂亮的新车,可是保罗又错了,男孩是想去接他的弟弟,让他弟弟也看看这样的新车,并许下了他也要送一辆车给他弟弟的承诺。男孩一定想把他的快乐与他弟弟一起分享。⑷教师引读第十二自然段:①出示: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请同学们猜猜,这个夜晚,他们三个人是怎样度过的?同桌先说一说,全班再交流。②那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给予是快乐的确事情呢?三、总结全文是啊,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我想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时能体会到给予的快乐,也许是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颗慷慨的爱心。只要能做到奉献与付出,这个世界就会更加美好。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给别人一份关爱,一份帮助,同时,你也会收获一份真正的快乐。付出往往比获得更愉快四、阅读链接(1)给予是幸福和快乐的,那我们让快乐继续吧!我们课后就有一篇这样的文章《给,永远比拿愉快》,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找出文中感受深刻的话,画下来,读读。(2)孩子们,给予别人可以收到双份的快乐,那我们把爱心传递,让全世界的人们都感到快乐吧!请读《守卫一方净土》中的《爱心传递》,自由朗读短文,画出他们三个人是怎么传递爱心的?说说自己以后怎么做?【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