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感悟1.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还原剂→还原性→氧化反应→失去e-→价升高→被氧化→氧化产物(弱氧化性)↑↑↑↑↑↑↑反应物性质反应本质特征过程生成物↓↓↓↓↓↓↓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反应→得到e-→价降低→被还原→还原产物(弱还原性)其中,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关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抓住这一特征可判定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例2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3)如果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解析]抓住化合价这一外观特征,由题给信息中的“H2O2→O2”,不难得出H2O2是该反应的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且转移的电子数为2e-;据此也易推出该反应的另一半还原反应只能要点感悟是H2CrO4→Cr(OH)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理,有:V(O2)=0.3mole-×22.4L/mol÷2mole-=3.36L。2.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规律(1)守恒律: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2)强弱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与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答案](1)H2O2(2)H2CrO4→Cr(OH)3(3)3.36L要点感悟应用:判断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3)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与无。(4)归中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价态的变化“只靠拢,不交叉”。如图:高价→中间价←低价应用: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推测变化产物。要点感悟(5)先后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作用。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例3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①H2SO3+I2+H2O2HI+H2SO4②2FeCl3+2HI2FeCl2+2HCl+I2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要点感悟A.H2SO3>I->Fe2+>NOB.I->H2SO3>Fe2+>NOC.Fe2+>I->H2SO3>NOD.NO>Fe2+>H2SO3>I-例4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解析]对于通常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判断出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顺序,由反应①可判断出还原性:H2SO3>I-;由反应②可判断出还原性:I->Fe2+;由反应③可判断出还原性:Fe2+>NO。要点感悟下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1B.131C.338D.114∶∶∶∶∶∶∶∶要点感悟[解析]三者氧化性强弱的顺序是:HNO3>Fe(NO3)3>Cu(NO3)2Fe+4HNO3Fe(NO3)3+NO↑+2H2O1mol4mol1mol2Fe(NO3)3+Fe3Fe(NO3)22mol1mol3molCu(NO3)2+FeCu+Fe(NO3)21mol1mol1mol可见HNO3为4mol,Fe(NO3)3为1mol,Cu(NO3)2为1mol。要点感悟1.在Fe3+、Fe2+、Al3+、H+、S、C、S2-、Cl-等离子或原子中。(1)只有氧化性的是;(2)只有还原性的是;(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解析]从元素价态来分析,具有最高正价的元素在反应中只能得到电子,只能作氧化剂,因而只具有氧化性;具有最低价态的元素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只能作还原剂,因而只具有还原性;具有中间价态的元素在反应中既可以失去电子又可以得到电子,既能作还原剂又能作氧化剂,因而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随堂试训[答案](1)Fe3+、Al3+、H+(2)S2-、Cl-(3)Fe2+、S、C[解析]依据化合价升降关系可判断出属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①③④⑤,其中只有③④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且水中的H、O未参与氧化或还原。2.下列物质间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