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与健康》学习心得[5篇]健康与疾病学习心得科比计算机152110505000七周的“健康与疾病”选修课转眼就画上了句号,直到结课之时我才感到了不舍。每节课上老师传授给我们的医学常识,看似普通易懂,却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大作用,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我是多么渴望从这门课中再获取一些知识,也许老师在课堂中不经意告诉给我们的一个常识,就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说实话,原先的我对医学丝毫不感兴趣,认为它枯燥,乏味,甚至要解剖人体,研究让人望而生畏的人体器官等等。然而上了这门课后,我才发现有些医学常识是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其他选修课也许能让我多了解一点文化,或掌握一项技能,但“健康与疾病”这么课却能帮助我获得健康的身体。毛主席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同时,健康也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反而陷入了一个误区。一方面,认为只要吃好喝好,身体就健康了,就远离疾病了,于是整日大鱼大肉,却不合理膳食。另一方面,却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工作的压力下熬夜成了习惯,体育锻炼也日益渐远。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等这些以前很少见的疾病越来越来普遍,最后疾病袭身,也为时已晚。现在得病的人越来越多,去一次医院看病,光排队估计就得斩掉绝大部分时间。人的寿命虽然延长,但品质反而不如从前。有些人进入四五十岁,百分之八十的人身体都有获多获少的问题,很多人都是伴随着药物,医院走完自己的一生。作为一个刚刚二十岁的年轻人,决不能让这些祸根早早埋下。其实如果我们能多了解一些关于疾病与健康的知识,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就一定能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说起疾病,这么多节选修课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第1页共3页心脑血管疾病,即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在课上我得知,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超过1000万人,排名居世界死因首位。而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是有上百万之多,基本相当于一个小国家的人口总数。可怕的数据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我们更应该全面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有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原因是人体长期处于不良的状态。饮食习惯不当,生活习惯不当,抽烟,喝酒,摄入油脂类和醇类过多,但是又没有进行合理的运动以促进脂类和醇类的新陈代谢,造成体内的杂物增多,进入血液,使毛细血管堵塞,逐步导致了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另外,心脑血管疾病又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的特征,一旦患病后果非常严重,所以,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在它带来之前就把它拒之门外,而不是在病痛到来的时候才想到自己当初为什么会没有好好预防和珍惜身体。还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抽烟。“牙有多黑,心血管就有多‘黑’。”,这里的‘黑’实际上指的还是心血管受到的侵害。”很多血管病变并不会在第一时间就表现出征兆,但是牙齿却能很好地给提醒。吸烟越多、时间越长,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在体内沉积得越多,牙齿会变得越黑,心血管等器官受到的伤害也越大。所以,吸烟和心脑血管疾病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当今这个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的年代,我们决不能等到疾病到来再采取行动。心血管疾病之外,就是癌症。我们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罗京,还有最近的乔布斯,都是死于癌症。癌症在人们的眼中就是不治之症,全世界每年有近700万人死于癌症,不仅如此,癌症对社会的影响更达“谈癌色变”的地步,尤其是经济状况不甚好的家庭,不但得考虑是否负担得起医药费,还得考虑如何面对和处理癌症病人的绝望、恐惧死亡的心情。现代医学对癌病的研究已长期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对於癌病的起因已有逐渐的认识和了解;对於癌病的诊断,由於科技的进步,更有长足的进展;可是在治疗上面,虽然现代科学文明发达,现存的方法如手术治疗、贺尔蒙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也只能治愈约百分之五十的癌症病人,这些病人第2页共3页还须是癌症早期的病人,大多数癌症的晚期病人仍死於癌症。正因为人们对癌症的认识比较狭隘,所以很多人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