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焦裕禄人民的好公仆”有感人民公仆——观焦裕禄有感焦裕禄,194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62年调至河南XX县区任第二县委书记,后XX县区委书记。在河南兰考面临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年,他响应党的号召,调至兰考担任工作。他以对党对人民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时时刻刻心系群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广大的人民干部诠释了什么是人民公仆。兰考地处黄河故道,是个饱经风沙、盐碱、内涝之灾的老灾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极度贫困。在他的任职会上,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摆出一副官的派头,接受人民的恭维和祝贺,而是带干部们来到了火车站,在那块不小的地方挤满了人,人们拖家带口,背井离乡。那是因为人们在这块地方待不下去了,贫穷、饥饿会使他们饿死在这里,他们逃命似地想要离开这里,他们的故乡。而就在站台上,升上调拨下来的救灾物资十几天无人问津。他生气了,这是干部的失职,于是他立即着手安排,第二天就将救灾物资纷发给灾区的人民,为全体干部带了一个好头。而并非所有干部都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当他积极的想要开展工作,救民于水火之中时,县委书记却是消极反对,甚至是百般阻挠。他提出取消干部的生活补助,受到县委书记的强烈反对,并且派人为他送去补助的米和肉。面对这些,他没有屈从,而是以坚决的态度予以回绝,他并不要求任何优待,但却时时刻刻铭记着人民公仆的职责。他是那么严格的要求自己和家人,却是那么不计回报去帮助别人,当他看到有人生病而没有钱买药时,毫不犹豫的拿出准备买肉的钱给他。他没有把为人民服务,公正廉洁挂在嘴边,但却却做到了。XX县区受到很严重的自然灾害,风沙、水患、盐碱,想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自然环境就是首先要做的。于是他身先士卒,刮大风的时候,他去风口察看。狂风没有阻止他的脚步,他栽树防沙,带动全县人民一起行动起来。黄河水患不断,大雨经常是一连几天的下,庄家面临的是毁灭,于是他又第1页共2页冒着大雨,趟着齐腰的洪水查看泥沙流向,疏通水路,抢救庄稼。他永远将人民群众摆在心中的第一位置,在那个下着大雨的晚上,当他听到有生病的百姓想见他时,他立即就披着雨衣出去了,纵然他自己也正受着病魔的折磨。后其他的慢性肝炎疼得他直不起腰来,可他依然坚持工作,直到被人们强行带到医院。他病倒了,躺在病床上的他念念不忘的还是XX县区的收成,他要求将麦穗带到医院给他看,直到他看到那一撮用红线扎着的麦穗时才放心了。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同志将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献给了那片他深爱着的土地。焦裕禄同志为人民鞠躬尽瘁,兰考人民对他也是像亲人一样。在他的葬礼上,上万名群众披麻戴孝,放声痛哭,他们舍不得他们的好书记。焦裕禄同志最后的希望是将他带回兰考埋在沙丘上,他说:”我活着没有把沙丘治好,死了以后就把我埋在沙丘上,我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心系人民,心系兰考至死不渝。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他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广泛流传,虽然他在兰考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但他留给人们的却是一种永不熄灭的精神,是人们心中好干部的标准,是每个干部学习的榜样。人民干部心中应该时刻装着人民,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子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扎扎实实工作为群众搞好服务,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争取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