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幼儿的习惯养成教育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在幼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断更新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而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在幼儿园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是这样认识的:首先,习惯养成教育是贯彻国家幼儿教育方针的需要。其次,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品格的需要。第三,习惯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纵观国际、国内不同历史时期,凡是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伟大人物无不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它可以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抓住这一关键期,加大习惯养成培养的力度,对于培养幼儿更好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日常学前教育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努力抓好幼儿的习惯养成教育。(一)、树立榜样示范,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一是树立师德榜样,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建立和完善师德考核标准。要求保教人员严格遵守园规为人师表,要求孩子们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幼儿、影响幼儿,作幼儿的表率。二是树立同伴榜样,在班级门口设置了类似评比栏的“我做到了”栏目,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表现进行张榜公布,及时发现和表扬孩子良好的行为;同时,我们经常把发生在孩子周围的好人好事用照片记录起来,进行展示,让同伴都向他学习,以儿童教儿童,这种真实感人的情景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二)、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列化教育,细化要求,养成良好习惯。我们要求值日生来园后先用湿毛巾抹自己的小椅子,抹桌子、窗台,给自然角的种植物浇水,给小金鱼喂食,以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关心集体的行为;在大班教室里,开辟了“爱祖国”专栏,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布置专栏,通过收集、绘制、剪贴、评论、观赏等,幼儿道德认识和情感深化了。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对幼儿进行遵守公共秩序,不妨碍他人,爱护公物的教育。午餐要求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午睡起床要求幼儿自己整理床铺,中、大班幼儿自己学叠被子,一边穿衣一边唱着“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钮钮扣,团结友爱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回到教室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我们教育孩子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三)、行为指导课与一日常规相结合。为了使幼儿摆脱依赖,养成自立的习惯。我们首先鼓励孩子“自己来”。从自主愿望逐步转化为独立做事的能力习惯。然后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以积极的语言和行动鼓励,使其在探索自己天地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认识上、动作上、能力上的不适应,不协调,不断提高独立性,养成自立的习惯。老师们把幼儿的行为习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一日常规制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行为习惯养成计划,根据情况在行为指导课上,给予有的放失的指导。(四)、行为习惯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老师们将幼儿的行为习惯渗透到活动中去,让幼儿反复强化。根据不同的主题,我们每个班都想出了金点子:最佳餐桌、洗手小明星、文明天使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孩子们,无形中也搭建了一个擂台:班与班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都在比赛,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每月全园性的主题活动也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和家长。我园在四月份开展了“请您使用礼貌用语”主题活动。首先,以板报的形式向家长展示礼貌用语分别有哪些(例如:问候语、离别语等),知道了在什么时候应使用哪些礼貌用语,然后,在互动平台上,详细出示了有关礼貌用语的三字经,出示了家长可以对孩子提出哪些相关问题来帮助引导孩子。各班老师将礼貌用语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并为孩子们准备了空心字:“请、您好、再见、对不起、没关系、谢谢”,引导孩子们给字涂色,不仅学会了怎样正确地使用它们而且认识了这些字。五月份开展的“尊敬老人”主题活动不仅囊括了品德行为、安全行为的教育内容还将卫生习惯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