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故事——体育课中的小组建设新课堂实施一年多,体育学科也一直在研究并实施新课堂的模式,从开始的新课堂培训到现在,不管是起初校长的动员到专家的培训,一直都说现在的高效课堂模式是受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启发,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任何学科时,要向上体育课时学生的那种兴奋。作为体育教师很高兴,但细细品来体育课中也有许多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上体育课学生一听都非常有兴趣,而且学生都比较期盼上体育课。在上体育课时教师也往往是非常的有压力,如何引导好每一个学生学习,常常在备课时非常头疼,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让每一个学生掌握相应的技术技能。通过新课堂的实施,体育课也一直在模仿高效课堂的五步三查,重点也在完善小组建设。一堂课,小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体育课中的小组建设点滴作一分享:一、体育课中的小组建设能很好地减轻教师工作量,解放教师,同时更能加快教学进程。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因为体育教学工作是在室外进行,空间比较大,环境的因素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更难以管理;体育锻炼的艰苦性、教学内容的枯燥性更是让学生厌恶体育课堂等等,这些都无形中增大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和技能,练习时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多余或不良的动作,而这些都需要去帮助他们纠正改良,力求动作标准化,以达到良好的练习效果。一个人短时间内过多地重复同一活动,会使他对这种活动产生极大的厌恶感,从而降低工作效率。相反,如果很好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学生可以从同伴中迅速得到高质量的纠正帮助,从而极大地缩短了整体的纠正时间,学生也就节省更多的时间用于完成学习新的课程内容和练习的任务。相应地,教师只需在旁指导学生,并不用全部亲力亲为,工作量大大地减少了,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新的内容,而不是浪费于纠正活动。在平时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例如:对于新授的武术操,一节35分钟的课,单依靠教师去教、去帮助纠正的话,学生只能掌握1、2节;如果在课堂上很好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教师先统一教,然后根据学习的情况合理地分组,让学生们自己去互相讨论、练习、帮助纠正,可以掌握3、4节以上。最后通过各小组的展示。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竞争,利用好每一节的时间,可以让同学们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同时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基础。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而且还节省更多的时间以加快教学进程,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参与和合作,要想达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首先要提高他们参与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对某些东西感兴趣的,可以促使学生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产生持久的注意,保持清晰的感知,周密的思维,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体育锻炼本是一件单一的、枯燥的事情,易使青少年产生厌恶感;活泼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对他们来说更愿意老师什么也不要讲,男生发个球、女生给点呼啦圈,或者就是自由活动,他们别提有多高兴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就是倾向于趣味性强的活动、游戏、比赛等,这些更能引起他们参与的兴趣。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创设一些活动、游戏、比赛情境等等,以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来完成,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提供相互学习反馈,提高学习效率实际上要求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要围绕发生在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直接、更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教师忽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不同的等级,在心理上,学生之间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友好关系,更愿意接受来自同伴的建议。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师生处于积极状态下,相互配合协调,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还可以从同伴身上获取知识,不仅使学生在体育知识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