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动物过冬教案动物过冬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须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动物过冬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动物过冬教案1一、基本理念:新课程规范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置信息、相识世界、发展思维、第1页共108页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们现在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学问和方法。”《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正是能体现上面理念的一个好例子。二、教材分析:本课写的是一个关于动物过冬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写小蚂蚁找挚友的经过,告知我们小蚂蚁、燕子、啄木鸟、黄莺和青蛙过冬的方法,从而让同学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激发同学探究大自然奥妙。第2页共108页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小蚂蚁找不到挚友,觉得惊奇。其次自然段写啄木鸟告知小蚂蚁、黄莺、燕子到南方过冬,它自身接着歼灭害虫。第3自然段写青蛙打算冬眠。第4自然段写小蚂蚁打算过冬的粮食。依据上面的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2、会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3、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的方式。4、会在课外查找有关动物过冬方式的资料。第3页共108页针对上面的目标,我确定用三课时来完成。我这里选的是第一课时。这课时要学的是第1、2自然段,为此我制定了以下3个子目标:(1)学会生字“周、静、悄、忽、消”,理解词语“静静静”“突然”“四周”“声音”“歼灭”。(2)会正确朗读课文。(3)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观赏一些有关候鸟的图片,并能自身查找一些有关动物过冬的学问和资料。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句子“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静静的。”并随文理解“静静静”“突然”等词语意思。教学的难点是“挚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这个词句和其次自然段中啄木鸟与蚂蚁的对话的理解和朗读训第4页共108页练。三、教学方法在阅读课堂优秀教案中,方法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教化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宏大事业,人的命运确定于教化。”(别林斯基语)无疑具有高度科学性和艺术性,自然也就更应当讲究方法。依据新课程推出基本理念,针对自身对教材的理解,我选择了一些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下作简略介绍。(一)以题统文法设计。讲读不只从课题入手,而且始终抓住课题,统摄全文,使讲读精第5页共108页要,条理清晰,环节紧凑,同学理睬深切。(二)诵读法设计。“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来达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实力,进行语言训练的目的。(三)直观法设计。依据课文内容,借助现代媒体课件,向同学展示“冬天的树林”啄木鸟与小蚂蚁的图片,啄木鸟啄树的声音等感性资料,来培育同学的视察实力,开展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习爱好。第6页共108页(四)扮演法设计。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同学分角色扮演,充足从情感上熏陶同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培育扮演实力,提高学习爱好。(五)文本扩展法设计。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借课文中的“例子”,提高同学爱好,培育同学喜好,从而同学的思维。这篇课文自不待言是让同学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因此,我在课后设计了同学搜集资料小组汇报的形式,这样做一者打算初步培育同学的信息汲取实力,二第7页共108页者也是对新课程规范提出的合作学习方式详细地运用。四、教学基本流程:每一次学习新的课文,课题其实早已被同学所熟知。所以虽然在设计时我也曾想过多种方式来揭题,最终我还是采纳了干脆揭题的方式,这样既节约了时间,直奔主题,又符合当时的情境,因为同学早就知道他们今日要学的课文题目是《动物过冬》。在出示了课题以后,我让同学对课题进行了质疑。同学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注意探究创新实力的开发和培育,要引导同学质疑问难抓课题进行质疑是低年级同学可以尝试的一种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第8页共108页习方式?)。问题出来以后,我就将同学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探究的主题即“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请同学带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