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走近论语》教学设计VIP免费

《走近论语》教学设计_第1页
1/4
《走近论语》教学设计_第2页
2/4
《走近论语》教学设计_第3页
3/4
走近《论语》教学设计白银区第九小学王成英教学内容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这四句古文的意思,知道这些学习方法并学会运用。2、初步了解孔子和《论语》,激发学生研读《论语》的兴趣。3、初步感受孔子的伟大思想,品味孔子博学幸福的一生。4、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理解这四句古文的意思,学会学习方法并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孔子的伟大思想,品味孔子博学幸福的一生。教学准备:积累的成语,有关孔子的资料,有关《论语》的资料,背诵的论语名句。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1、学生古诗连背。2、刚才同学们朗朗的背诗声,真让人陶醉。是啊,这流传了几千年的古诗名句,今天我们读来仍然是韵味十足。一首首优美的古诗,向我们传递着浓郁的经典文化,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听咱们班老师介绍,同学们都非常爱读书,那么饱读诗书的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的成语,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成语接龙的游戏,好吗?生做游戏。同学们知道的成语可真不少,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成语,你听说过吗?请看大屏幕:请你帮我读一读不亦乐乎择善而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同学们,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是从一本书上流传下来的,那就是《论语》。你知道《论语》吗?请介绍一下。出示有关《论语》的资料。这本书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论语》传递给我们的是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共有20篇,分别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七个方面分别阐述《论语》的真谛,那就是怎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论语》,感受古圣先哲的无上智慧。一起读课题。二、合作交流1、谁了解孔子?刚才我们知道了《论语》是记录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书,那孔子是谁呢?通过你课前查阅资料:知道一句就说一句,知道一点就说一点。学习《论语》、学习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同学们,这就是孔子。生分别说:孔子个子很高,头顶生下来有个山丘,所以叫孔丘。《论语》是孔子和弟子们对话的语言,在他去世后,弟子们整理的。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有七十二人,最得意的弟子是颜回,还有个子贡,孔子去世后,七十二贤守孝三年,子贡守孝六年。国外建的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叫孔子学院。现在全球有210所孔子学院,他们分布在64个国家。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了解孔子,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宣言》中称:“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到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三、品读体验1、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孔子和《论语》有了初步的了解,孔子三岁丧父、17岁母亲又去世,家境穷困,童年在苦难中成长,但他敏而好学、学而不厌,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30岁时,名声大振许多人愿意拜他做老师,他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学校。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到2500年前的杏坛下,与孔子的弟子们共同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请你来读这句话。同学们,古文简洁精练,每一个字都代表着丰富的意思。同学们,“学问学问,贵在有问”,在这句话中,哪一个字你不理解呢?预设:我的问题是:学而时习之的“学”是什么意思?我的问题是:学而时习之的“习”是什么意思?……学:你理解的“学”指学什么呢?那你知道孔夫子讲的“学”又指什么吗?让学生理解古今“学”的内涵不同,感受古今文化的差异。习:是什么意思?温习,还可以换个词语?复习、练习。“时习之”什么意思?时:经常。说:通“悦”,愉悦,高兴。(理解完单字意思后)同学们,请看这短短的9...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走近论语》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