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耐久跑课引出的思考一、案例背景:新课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选择耐久跑为教材内容。通过耐久跑,发展学生有氧耐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但在以往的耐久跑教学中,由于教法手段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本案例是我在一堂耐久跑课中,出现的一次突发事件后,我将耐久跑如何进行练习的方法,提出来让学生参与讨论,我根据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策略,将定向运动引入课堂,进行耐久跑教学,采用比赛手段、游戏形式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乐、学有所获。二、案例描述:一节正常的体育实践课中,我根据教学计划上耐久跑的内容,当学生们一听见我宣布本次课的内容有耐久跑,“嗨——,又要跑”,“老师,老是跑几圈几圈的,不要跑好不好?”一些学生们耷拉着脑袋,嘴里还不时地嘀咕着。按照原先的教学预设,今天的耐久跑的安排主要是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我采用了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分别通过一定的间隔绕操场间歇跑,将速度快的小组安排在后面,速度慢的小组安排在前面,女生安排在前面,男生安排在后面,女生跑两圈,男生跑三圈,最后达到快的同学促进慢的同学的目的,一共安排学生跑两组。现在学生的意见,突然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学生不喜欢原先我预设的跑法,那该怎么办?这时我灵机一动说:“那么请我们同学想想看,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耐久跑的练习?”话一出,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突然有学生说:“老师,你以前听说过定向跑运动、电视里也看到过,我们可不可以在校园里面进行定向跑啊?我想这个方法比叫我们绕操场练习跑那要好。”是啊,这个方法我怎么没有想到呢?但是,学校范围比较大,一下子进行定向跑,这样的调整我无法操作,再说让学生满校园跑,也没法很好地组织。冷静思考后,我决定将定向运动引入到教学中,将学生男、女混合编为人数相等、男女生比例相同的四大组(6人一大组),然后选出组长,每大组再分成2小组。我及时让学生给我取了纸和笔,再在纸上写上他们各组分别要跑的任务,给每组组长分发2张任务卡,布置好各组的任务后,学生们正在组长的带领下斗志昂扬地准备比赛。比赛开始了,在两个篮球场的场地边线分布了6个标志点(把篮球上面用粉笔写上数字固定在一个点上,每个点上面放着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听到信号后,各组第一个学生先出发,按照各自手上拿着的任务卡上的任务依次跑向6个标志点,到达各个点后并打卡(用彩色笔在任务卡上相应的标志点上画一斜杠)。“加油、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学生们个个争先,我也加入到学生的呐喊声中,为各组队员加油助威,还不断地提醒学生:“注意看清标志点在哪个位置,别跑错了”。各组未跑的人也开始讨论等一下应该怎样跑才好。有几个组已经完成任务的同学回到起终点了,他们在边上还介绍经验和技巧。各大组第一小组全部回来后,第二小组立即出发,“加油、加油”,刚完成任务的同学好像忘记疲劳了,也加入到这呐喊声中。第一轮比赛结束,有的为取得胜利手舞足蹈,有的为失败而沮丧不已,学生个个都满头大汗。我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跑得快并花的时间又最少,完成任务的效率又最高。学生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讨论。有的认为没先找好标志点,而多跑距离了;有的认为前面速度太快,后程就没力气跑了;有的认为要照顾能力弱的学生,让他们在队伍中间,后面速度快的同学不断激励他们……,学生讨论的气氛很热烈,教学效果非常好。讨论完后,学生们都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同学说:“跑的时候先不要太快,不然的话,最后就没力气了,最好是匀速跑,这样用时应该最短”。我对这位同学微笑的点点头说:“对的,就像我们以前所学的耐久跑一样,要匀速跑,还要注意耐久跑的方法和技巧,这在我们以前的耐久跑的练习中学过的,但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控制好速度,调整好呼吸。”我说完后,另一位同学便说:“还应该跑前先看清标志点在哪个位置,事先在脑子里要有一个路线,这样就不会多跑没必要的路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