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教育与识字教学并蒂开放作者姓名:施黎明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紫阳三小邮编:333200邮箱:shiliming77@sina.com联系电话:15070331995“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些都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该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渗透:一、字形渗透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可以根据汉字字形的特点,渗透德育教育。将识字、写字教学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结构,明白做人的道理。如在教学“林”这个字时,我故意把“林”字左边的一点写长,让学生与书上的比较。同学们很快便发现书上的“林”字左边的“木”末笔改捺为点。接着,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个学生回答:“因为这样写更好看。”我肯定了他的想法,并及时加以点拨:中国是礼仪之邦,向来有“互相谦让”的好传统。左边“木”末笔改捺为点,可以使右边的“木”舒展开,这样整个字就挺拔有生气了;如果不做变化,各占一半,互不相让,挤在一起,则会影响字形的美观。字如此,做人更是这样。同学之间应团结友爱,互相谦让。最后我又请同学们回忆还有哪些在字形上互相谦让的例子。同学们通过这样的分析,不仅清晰地记住了这些字有的变捺为点,有的变横为提,还从中受到了德育教育,知道了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任何事都应服从集体利益;那种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谦让的行为,会影响团结,甚至会影响集体声誉。二、字义渗透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含义进行德育渗透。如学习“刃”字的含义时,我问:“‘刃’字为什么要在刀上加一点呢?”学生思考、回答之后,再进行总结:“刀最锋利的地方在刀刃上,寓意为刀上这一点非常重要,即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才能使刀锋利无比,作为学生最紧迫最重要的是学好本领,才能使自己成为刀上的这一点,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让学生不仅牢牢记住了生字的含义,而且明白了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三、情境渗透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让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语文课程标准》),让每一个汉字走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赋予汉字以生命。在情境说话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辨是非善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如学习“打”字时,我让学生用“打”字说一句话,有个学生说:“小明和小华在打架,许多同学在边上看。”这个句子在句式上并没有问题,但打架是不文明的行为,而且还有很多同学在围观,并不进行制止,这显然违反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教育。我说道:“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怎么能为了一点小事打架呢?当我们看见同学在打架,应上前劝阻,这才是好孩子。”受了我的启发,大家又造了几个句子:“打架是不文明的行为。”“好孩子不能打架。”就这样,“打架是不文明的”这一观念牢牢地刻在了同学们的心上。在教学中,还可以把一组相关的词语放在同一情境中进行德育渗透,如学习了“挺、真、很、最”这四个字,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说:“一个人玩,挺快乐,两个人玩,真快乐,三个人玩,很快乐,许多人玩,最快乐。”既让学生比较了这四个字的程度不同,又让学生懂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四、书法渗透写字是小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在写好字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书法教学便是获得“真、善、美”形象体验的有效途径。汉字结构要求穿插争让得当,教学中可以针对汉字书写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谦让品格。同一个笔画在书写时也有很多变化:横有长横、短横、仰横、俯横等竖有垂露竖、悬针竖、短中竖……即使同一个笔画在一个字中,也要写得有所变化,字才显得活泼生动,否则字会呆板,毫无生气。教师可以乘机渗透:要讲究学习方法,不能死记硬背,而要理解记忆;...